无妄之灾

  纵然人类统治这个星球已经很久,但这个世界仍充满了未知。在这个极度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我们无时不刻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未知事件,好的或者坏的。我们有了堆积如山的文化,有强大炫目的科技,我们能预知一些事情,却总有些事不为我们所控制。我们有着和千百年来的先民们一样的苦恼——无妄之灾。
  最近的一些天,这个世界有点乱。其实世界从未多么安定,只有你关心或不关心。只是最近,似乎格外慌乱一点。从昆明火车站暴袭案,到马航MH370的失联,再到居民楼的倒塌,以及更早之前的公交车纵火案等等,很多人遭遇着飞来横祸。一切都是毫无准备的发生了,很多鲜活的生命在没有特定目标的人为灾祸中无辜逝去。如果逝者的灵魂到了天堂或地府,面对前来拿人的阴差,或者掌管投胎的阎王,一定会有莫言在《生死疲劳》开头写的地主那样,纵然被油炸得浑身酥脆仍然不肯服气——为什么是我?
  无妄之灾让人恐惧。这种恐惧源于完全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防止一些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但面对从天而降的无妄之灾,每个人却只能束手无策。我们无法不乘坐公交、火车、飞机,我们无法不住在房子里,我们无法不走在马路上。不论我们如何小心翼翼,我们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无法完全隔绝这样的灾祸。当这种灾祸以极其微小的概率发生,我们只能归咎于命运并逆来顺受。而当这种灾祸此起彼伏,就会增加人们的焦虑,而对抗这种灾祸的唯一方法也许只有宗教或者迷信,将一切不可控交给神明去管理,我们能做的就是祈求,祈求神带走灾祸,赐予福祉。
  但是,我们的世界上,很多的无妄之灾,制造者却是人。事实证明神明没有阻止他们的行动。我知道给无辜的人带来灾祸的人一定是坏人,但很多坏人做坏事时却抱着他自认为正义的理由,或者是可怜的精神分裂患者,再或者就是遭受了这个世界不公正待遇之后的盲目且癫狂的报复。他们是某种教义或思想的牺牲品,或是某种病人,或是长久压抑者的一次爆发。对坏人的惩罚似乎伸张了正义,却往往忽视了坏人比正常人还要可怜,他们的可怜远超他们的可恨。对于给正常人制造无妄之灾的坏人们,我们有足够理由让其付出代价。但我们这样做了,却并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减少。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是要减少创造无妄之灾的人,还是要减少诞生这种人的土壤。
  我们需要怎样的一片土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样的土地上,反理性的、暴力的、极端的、残忍的、仇恨的、邪恶的的种子不会萌芽,不会成长出灾祸之果。不会以暴制暴,不会消灭一个仇恨的同时创造一个新仇恨。这样的土壤应该饱含平等、公正、自由的养分,正义的阳光普照万物,人们放弃一切阴谋、欺骗、压迫和贪欲。我目前还不知道这样的世界如何创造出来,但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传递这样的理想,为创造这样的世界埋下种子。这样的世界与科技无关,与财富无关,与坚船利炮无关,当每个人都怀揣完美世界的理想并将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的时刻,完美世界就降临了。
  如果做到了这些,剩下的无妄之灾,就真的可以交给神明了。

2014年4月8日

麻木的舌头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
喝五十三度的白酒而感觉不到辣
难道是连日的超负荷工作
让我的味觉出了问题?
我宁愿相信
我是我的精神
在麻痹自己

2014.3.16午后

失魂

这些年,我们弄丢了什么
才让我们重逢时
没有想象中那般狂喜
是你略微发胖的脸
稍显臃肿的身材
绕膝的小女儿
还是曾长久驻留我记忆里的
你那两条粗粗的辫子
和一件茶红色的短袖上衣?

原以为我一直坚守着单纯
原以为那些记忆将永远伴随,直到老死
可相见,却将一切朦胧瞬间摧毁
我知道你已永远不能回去
而且从今往后
连记忆,都回不去了

我们弄丢了什么
这些年
为何小心保管和珍惜的
那令人迷醉的少年的神采
去的这么决然
时间是把锋利的刀
在我身上狂乱地扎着
青春血流不止
掏空了热情
让人休克

2013.3.4夜

丢失的眼镜

我梦见我找到了那副丢失很久的眼镜
重新戴上它的那一刹那
瞬间的清晰让我头晕眼花
进而有些恐惧了
可能我已习惯了模糊一点的世界
还是不戴了吧

2014.3.1

再见,2013

  现在是完成这篇日志的最好时刻。
  我一直没有做好完成这篇日志的准备。今天晚上,伴随着这漫天飞雪,气氛浪漫,似乎是适合抒发的时刻了。不论是否准备好了,我要完成2006年以来的第八次告别,而且与以往的七次相比,是很特殊的一次。
  2013年已经过去了很久,不论是阳历还是农历。过去的6年我是在阳历的12月31日来完成,去年我改在了农历春节,今年,我拖到了正月初六。这个原因很复杂,一是12月31日前我完全没有做好准备,自然而然地错过了。而春节前我没有时间,我度过了有生以来最忙的一个“春节前夕”,工作上的事一直加班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回老家过年,家里不能上网,我曾唯一的一个机会就是二十八号的晚上,但那晚我实在太累了,不仅没有体力来完成,而且完全没有意志。我被多日的加班摧毁了。其实,自从进入12月,我就始终处在一种高度紧张中,二十八号的晚上是难得的一次休眠。所以,我拖到了今天。我知道,无论拖到哪天,这篇东西必须完成,我不能打破这个传统。
  2013,这是怎样的一年呢?
  这是飞走最快的一年。
  我从未感到时间如此不禁消磨,这一年的光阴完全将我忽略,让我在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失去她。也许到了这个年龄,以后的每一年都像这样,每年12个月,每个月4周,每周倏忽而过的几天——时间从未如此飞速。这一年我似乎没有做任何事情,又似乎忙碌异常,也许越忙碌,越会忽略自己的存在。尽管如此,这仍是重要的一年,对于过去和将来的我。

一、关于工作

  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求一种意义,一种工作上的付出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被此困扰良久。也许追求意义本就是奢侈的,或者是偏执的,但过去的9年我都在这种思想中煎熬。尤其是过去的5年,2008年的12月份,我离开原来的岗位来到新的环境,3年前我移情别恋彻底告别技术,拥抱所谓的文字。而三年的煎熬——说煎熬似乎是很痛苦,我承认这个词用得不当——但姑且如此,这三年我并未感觉到太多文字的乐趣,我所从事的不是文艺的文字,而是工程的文字,我不是在表达自我而是在表达他人,我不是描绘情感而是在描绘事物,我没想到我会如此不适应。当然,我还是坚持了三年,而且似乎也比较成功,但我深知,这不是我的理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好在在这个冬天,我所苦苦追寻和期盼的,多年的量变,带来了一次质变——当然也许这只是我自己思想上的,我又离开了文字——和技术,复婚了。其实文字也是一种技术,但如果文字变成一种技术,那就不是我,不是我所钟爱的文字,所以,我,复婚了。我没有背叛文字,只是文字也分很多种。
  这一年,我的所谓事业,有了一点变化,我当了个小官——在中国,当官永远不是坏事,学校里面,按说没有什么官,即使当到了学校里面最大的官,也不算个什么官,跳出这个圈子来看,这点舞台,这点点小官,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最多只是一种精神安慰奖罢了。但如果置身这个圈子,就会发现一点点的进步都像蚂蚁搬动一块面包屑一样的困难。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成就,在局内人却是难得的奖赏——我所困扰的事业上的失落感,今年得到了一点点安慰,不论这是多么卑微的一件事,起码对于我,是平缓近年来焦躁情绪的一剂良方。
  最近的五年,尤其是最近的三年,我竭力压制自己的个性,就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那样,“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所以“绝宾客之交”,勤心王事,戮力向前,失去了很多,错过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但这种收获缺乏一种表现形式,今年的冬天,这形式,有了。这种形式未必抵消了三年的付出,但起码,将付出的意义从零变成了正数。这是可喜的吗?可喜的吧,可喜。

二、关于自己

  我还是我。永远都是这样一个我。我唯一的遗憾是2013年里面我写的日志创了历史新低,平均每个月不足一篇,这是难以想象的。我显然比八年前的我成熟了,但我的文字却停滞了,我承认外界的压力是主要原因,但内心的麻木、疲惫也是重要因素。我迫切需要扭转这种局面,我还有太多的话想说,说给未来的自己,说给关心我的人,说给孩子们和爱人。我会有更多的表达,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决意让这个最低记录成为永远,今后的任何一年,都不会打破这个记录。
  这些年,在不断的寻求改变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坚持自我。我迫切感到自己需要学习,从未如此迫切,我这一年买了很多书,虽然只看完了很少一部分。这一年我又走了很多路,去了北京,南京,还去了承德,内蒙,我还有很多要去的地方,在过去,我没有做到,我预感到很快我就要去更多地方,我需要紧紧追寻心灵的脚步,去丰富自己的生命。我会更精彩,在未来的几年。

三、关于家庭

  这个家庭终于渐入正轨。过去数年的慌乱中,这个家庭起起伏伏。2013年这一切似乎沉淀下来。我们完成了装修,搬了新房子,生活稳定且安逸。虽然这带给我一些经济上的压力,但这已经不是主流。主流是我们安顿下来了。这个家庭的精灵,楚涵,快乐且健康地成长,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进步着。这个家庭圆满到令人陶醉。

四、关于亲戚朋友们

  这一年朋友们疏忽了太多,这是我一直深深抱憾的地方,也是我未来迫切要弥补的。所以我现在没有太多话放在这一段。今天晚上,我和两个朋友在一起喝酒,我们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但见了面,似乎还和几年前一样。过去的几年仿佛被压缩成一夜,一夜梦醒,都是昨天。我们从未疏远。

五、结束语

  这篇日志有点虎头蛇尾。我有很多思绪来不及整理,所以匆匆地完成了这篇,竟然仅仅用了一个小时。我深深预感到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于我自己。我喜欢变化和充满希望的日子,我将在这样的空气中畅快呼吸。
  2014年的第一场雪,就这么飘了一天一夜。在这个季节下雪是值得欢乐的事,干涸的大地需要这场雪,干涸的心也需要一场雪。
  向前进。

2014年2月5日夜

继续上路

  下午两点,和房东结完最后一次房租。2个月房租600,水费60,垃圾清运费50。本来还差10天才够两个月,算来应该少收100,但想到这是最后一次交租,也便算了。房东也大方,零头去掉了,收700,握手道别,只是说了句:以后再联系。新租客已经在收拾房子,拆掉了狗窝,重新粉刷了墙壁,长了一院子的草,也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我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两年半的地方,扭头离去,没有感到一丝留恋。
  是的,我在这里并没有留下太美好的回忆,这是一个简陋的地方,除了宽敞之外,没有第二个优点。一切都是简陋的,脏的,四处灰尘满地,墙角蛛网密集,蚊蝇肆虐,蟑鼠横行。除了院子里的一小方土地能够体会到一点田园之乐以外,一切都是糟糕的,就连邻居都是糟糕的,我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要离开一个地方。现在,我离开了。
  我终于完成了第九次搬家。
  2009年的9月,我搬进枫舍居,写下了《搬家记》,详细回忆了来日照6年的7次搬家历程,那时候我以为我将不再漂泊,起码短时间不再漂泊,一种忆苦思甜且略带成功的喜悦充满了我的心。然而仅仅不到一年半,我就搬去了第8个地方。枫舍居那个房子,已经属于另一个人2年多了。2003年的8月24日我坐着学校搬迁的火车第一次来到日照,我在这个城市的一切,也都从那天开始。再过3天,就整整10年了。
  10年前,我还是那个除了理想一无所有的瘦瘦青年,然而今天,我似乎终于已经拥有了一些东西,有了自己的住所,有了廉价的车,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我用十年的青春换来这一切,此刻,没有了2009年乔迁新居时的喜悦,只是一丝淡然。或许是一种欣慰,我不知道。总之没有了先前的激动,如果不是感到这对我而言无论如何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我甚至没有打算写下这些。
  好事多磨,这个新家从诞生伊始就过程曲折,时间漫长,耗尽心神。从2005年左右热切期待着单位盖房子,到2007年得知不会再盖房子而毅然去做了房奴买了商品房,到2008得知又要盖房子却刚做了房奴身无分文而一筹莫展不得不转让他人,到2010年因为他人离开日照要求退款而权衡之下不得不卖掉了商品房,再到2010年7月的开工,2011年的第二笔房款,直到去年12月倾尽积蓄才拿到的钥匙,再到上半年费心费神且债台高筑的装修,再到旧物的处置,吉日的选择,直到8月14日这个八年抗战终于迎来日本投降的前夜,伴随着一挂清脆的鞭炮,我们终于来到了这里,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这真的是一个让人既充满期待又身心疲惫的漫长过程,好在至今,这一切都结束了。我此刻终于坐在一个宽敞明亮的书房里,写完这些。环顾四周,是的,是想象中的样子。经历了过去数年的颠簸,终于来到一个安稳的居所。
  我感觉今天是一个起点。过去十年,我的所谓奋斗,到今天似乎告一段落。想想十年前,那个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友“手指着远方划出一栋一栋的房子”的21岁潦倒青年,无论怎样梦,都梦不到十年后的样子。而十年后的今天,我正拥有着这一切。下一个十年,我要以此刻为起点,继续向前走。我难以想象再过十年我会怎样,是更好还是更坏——按常理应该是更好吧。那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和怎样的我们?我没有计划,也没有梦,但有赶快揭晓谜底的好奇。继续上路吧。

2013年8月21日下午

凌晨四点

  凌晨四点十五分,无梦中醒来。脑袋还有点沉闷和迟钝,仿佛一个失忆的人刚刚恢复。屋子里一片漆黑,只看见窗帘外面隐隐发白。待机的电脑显示器上的一个小灯,微微发出蓝光。淅淅沥沥,是雨声。突然一片亮光闪过,紧接着是隐隐的雷声,哦,外面下雨了。
  翻了一个身,又翻了一个身,辗转反侧。昨晚似乎是十点半回来的。车似乎已经停好,按遥控器上锁的情景仿佛还记得,再之后干了什么,记不太清,反正没有喝水,也没吃东西,壶里三天没烧水了,桌子上只剩下半块应该已经变质的面包。我似乎好几天没有在家了。
  突然感到肚饿。昨晚吃的东西,似乎呕吐到一个草坪里了,胃里空空的,酸得很。一旦醒了,想再睡着太难。在这一片夹杂着闪电的漆黑中,氛围诡异,竟有点害怕。我小时候很怕黑,因为听过的所有鬼故事都发生在夜里。黑暗代表了未知,未知让人感觉不可控制,进而产生恐惧。倘若妻在家,或者楚涵在家,再或者有条狗或者猫在家,大概也不害怕的,但我知道此时房间里只有书桌上小缸里的三条小鱼在动,它们太安静,太软弱了,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我决定起来。
  按开灯,灯光刺眼。很久没有起这么早了,我最近都睡不醒,依靠闹铃起床。只有昨天睡到9点,被一通急促的电话叫醒,几乎没有洗脸的时间,赶到办公室,在闷热的一天中,挥汗如雨地战斗般地完成了一天。好多事等着我去做,这一周,过得出奇地慢,我几乎分身乏术。昨晚的酒精虽然让我的胃受了委屈,但让我紧绷的神经暂时强制休眠,脑袋虽然沉沉的,但身体的疲惫,仿佛显著地缓解了。
  走到餐厅,打开灯,找了电壶,烧上一壶水。桌子上一个大西瓜此时分外醒目,这是家里唯一能吃的东西。这是前几天送楚涵回老家的时候,在半路上的买的,六角钱一斤,比日照便宜一倍,当时买了3个,妻出差之前吃掉了两个小的,剩下这一个大的。原本想妻回来再一起吃,但此时胃告诉我急需补充,于是找了个水果刀,切下一小半,熟得很透,脆甜可口,一口气吃完了。洗了手,又顺便洗了把脸,望着镜中的自己,开始有些表情,清醒多了。
  四点半了。也许五点就会天亮吧。不想睡了。想看会电视,但雷声还在,我记得就在上个月我的新电视刚被雷击坏,花了700多修好,于是只好忍住,还把电视的插座断电了。还是上会网吧。
  于是便有了这篇最深的夜里的博文。
  这半年几乎没有写东西。我开始相信一句话。“博客写得好的,大都是生活中不得志的”。曾经的一些年,我花很多精力在写博客上,那时候我的家庭没有这么多责任,每天的工作优哉游哉,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博客似乎是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这几年却不同了,大部分时间都在拼命,剩下的少数空闲时间,除了慵懒地睡觉,陪孩子玩,陪家人出去吃顿饭,陪朋友们喝酒聊天,成了比写博客重要的事,写博客不再头等重要,虽然我时常还有话想说。我其实还是很想写些东西的,写些自己真正所思所想的东西,给将来的自己留下些什么。但现在我真的做不到了,我很遗憾而且可惜。
  我最近几年仍处在思想的矛盾中,而且愈积愈深。我知道这主要和个人的性格有关,并不见得是外界对我的不公。最近我在反思,当我经常痛苦于毕业九年依然一无是处的失败感时,我就问自己,我要的是什么?我有目标么?当我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我发现我没有答案。刚毕业的时候,我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养活自己,我没有想过目标,只是想赶快工作、赚钱。我用了2年的时间还清了上学的贷款。然后我背着家人和心爱的女人领了结婚证,那时候我们的目标变成了尽快拥有一个家。好多的奋斗发生在那时候,后来我们攒钱,结婚,建立了一个家,再后来有了楚涵,为她的奶粉奔波。再后来有了一辆小车。再后来买房子,于是9年就这么过去了,于是就成了今天这样。从一个个小的目标的实现来说,似乎我还是成功的,但我所得到的,只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而已。
  9年的时间不短,一个人从毕业到退休也不过三十多年而已,这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分之一,这是当我审视自己的事业时有强烈的失败感,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的原因。当一个人基本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之后,是要考虑成就一些事业的,对自己有个交代。然而当我回顾这九年的历程,我不得不承认我从来就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目标,我从未告诉自己,我要在学业上达到一个什么高度,或者工作上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是要削尖脑袋去争一个小官,还是持之以恒搞出一个研究,抑或在某一方面干出一些成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年被近忧困扰,便缺少了远虑。所谓事业上的成绩,不是在坚持追逐,而是在默默等待。曾经相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在工作上也这样去做,尽心做事,努力工作,等待前程降临。但时至今日,我发现这句话误了我。
  五点二十,天亮了,透过窗帘都能看见。雨声小了,蝉开始鸣叫。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知道这一天又不会太轻松。我在追求什么,我付出青春甚至健康的代价在忙碌的,能给我带来什么?我知道,对于我来说,如果仅仅是为一个“小康”的生活,无需疲惫如此。坚持着单调的日子,重复着动物的咀嚼,一边努力,一边否定。我还是没有自己。

2013年7月26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