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殇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早上一上班,就看到了这条新闻。我相信,这一天,2008年5月19日,以及5月12日,都将永远被载入史册。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个日子将被人们时时提起,这是自从这个国家诞生以来最悲痛的一天,也是最壮烈的一天。我们等这个第一次,已经等了太久。这是第一次为真真正正的普通民众降半旗,并设立哀悼日。两千三百年来这片土地上草芥一般的生命第一次拥有这样的尊严。生命的价值第一次得到了应有的彰显和体现。民之痛,国之殇,第一次以如此清晰和坚定的姿态紧紧相连。这必将永载史册,这必将永镌人心。
  曾几何时,在一次次的灾难面前,在一次次数十乃至数百民众的生命在或天灾或人祸中无辜逝去的时候,我们就在期待,在追问,在呐喊,在等待这庄严的仪式,在等待这划时代的第一次。终于,这次数万人罹难的大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的同时,也震动了天安门的旗杆。举国之难,举国之丧。
  “捐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炎黄子孙,从来就不惧怕灾难,从来就是无比勇敢和坚强。他们随时可以为守卫祖国、守护家园牺牲一切。我们的民众从来就是这样朴实和顽强。而当他们自己遭受难以复加的灾难,他们需要国家这样的表示,哪怕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示,也弥足珍贵。
  我们不希望灾难再次发生,我们永远不愿意看到半旗。我们所追求和希冀的,是对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的尊重,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植根。是从国家的层面上对普通民众生命的体恤,唤醒人们日渐麻木的神经。用同荣辱进退、共生死存亡的集体意志,凝聚整个国家的力量。当我们悲痛时,我们希望看到国家和我们一起悲痛。更精确的说,我们希望看到这个国家的管理者们与我们有一样的情感,与我们的心贴近。要达到这样的共鸣,我们就需要当政者以他们应有的的形式,做出表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算一句激励也罢,一种长歌当哭的自我安慰也罢。在这样的痛苦面前,文字是何等软弱和无助。但是不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我们心里仍然有信念,仍然相信明天,那么灾难就不是末日,只是一个悲壮的起点。饱经苦难的同胞,饱经苦难的祖国又一次顽强的爬起来,继续前行。以后的脚步,必然更加稳重和坚定。

5月19日

逆水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惊悉日照钢铁向灾区捐款一亿元

  今天早上雷雨交加,早上七点多就停了电。快十点的时候才来电,上网打开QQ,群友发来一条消息: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向四川灾区捐款一亿元人民币。刚看到是还以为是一个玩笑,但是马上就在新浪、搜狐、人民网和中华网得到了证实——作为山东沿海城市群中最不发达的城市,作为一个平时在国家级媒体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能够实现这样的壮举——捐出目前大陆企业最大的一笔捐款,确实是让人相当震惊的。当然更更重要的是感动,是敬佩。
  在2007年的中国钢铁企业排名中,日照钢铁只排在第60名。这还仅仅是钢铁行业。即使是在钢铁行业中,日照钢铁人也创造了一个壮举——一个让整个国家为之震撼的壮举。我们不必一一点出许许多多平时风光无限,广告做得比天响,长期以来戴着所谓“民族脊梁”、“中国骄傲”、“年度经济人物”之类光环的企业的名字,不必举出他们在民族危难时刻的表现。就仅仅日钢这一次的实际行动,足以让许许多多所谓“民族精英”们汗颜。
  当然我们还必须清楚,我们无权要求任何一个企业、一个个人出来捐款,或者捐多少款。我们没有权利举起所谓“道德”、“人道”、“责任心”的大棒来打击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捐款是一种自愿行为,捐款数额的多少不能代表一切。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小朋友捧着硬币捐款,数额能有多少呢?不是一样带给我们感动吗?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捐出了自己存折上存款的多少呢?所以,我们反对用捐款的数额来衡量捐款者的爱心。但是,捐款的数额又确实可以反映出一些企业的良知——这绝不苛刻,也绝不是道德暴力。人们对大企业、大企业家们的期待,是源于他们应当有这样的能力,也应当有这样的觉悟。我们不会期待一个普通市民去捐出一亿,可如果一个个整日被无数光环笼罩,飘飘然以为自己是中国经济界梁柱的企业来说,如果在这种危急时刻仍然保持沉默,或者碍于面子不得不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样勉强做出一点表示来装点门面。这样的表现无法不让民众感到失望。
  可以说,日照钢铁,这位出身朴素的荆钗布裙的村姑,在一大群自以为高贵的小丑一般的阔太太的聒噪中,兀自走着自己的路。在山东黄海之滨,在这个“日出初光先照”的城市,迎着朝阳前行,脚步从容而坚定。
  国难当头,爱潮涌动。无数的英雄让我们感动着。现在是讴歌的时候,是赞颂的时候。是万众一心、凝神聚力、捐身赴国难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刻,是要将一个一个让人感动、让人敬佩、让人振奋的消息口口相传、互相鼓舞的时刻。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或者不屑于分散精力来喝斥那些退缩者和观望者。当日照钢铁捐款一亿元这个雄壮声音传来,我们为之感动和自豪。为这样的爱心和责任感感动,为有这样的企业自豪。不需要我们的指责,不需要言语的讽刺,太多太多的人在这个消息面前只能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日照钢铁,好样的!

2008年5月16日大雨后的清晨

天若有情天亦老——哀四川大地震

  现在是5月14日下午两点半,四川的大地震过去整整两天了。在这过去的四十八小时里,虽然我的生活还是一如往常,但是对于灾区的人民以及牵挂的灾区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可能仍被掩埋在废墟之下等待救援的幸存者来说,这必然是万分焦急、痛苦和终生难忘的时刻。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是单凭想象就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种痛苦——失去生命、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是一个危难的时刻,是饱经苦难的中国人又一次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刻!
  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人都很难保持平静,也不应该保持平静。通过电视、网络,看到一片片废墟、一片片血泊、一张张悲痛的脸庞,还有一具具尸体,这种震撼和心痛痛彻骨髓。虽然我没有去过那里,也不认识那里的人们,但是那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的苦难就是中国的苦难,中国的苦难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苦难。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不能无动于衷。在这个时刻,是呼唤英雄呼唤奉献的时刻。作为中国的一名热血青年,痛恨自己不是一名医生,不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不是一名可以参与救灾的人员,不能亲自赶到那里,向灾难中急需帮助的人们奉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搬动一块砖头,把幸存者生还的希望提高一分。哪怕是挽着一名受灾老乡的手,告诉他坚强,让他从惊魂未定中平静下来。哪怕是抱起一名废墟下的孤儿,抹去他脸上的泪水,告诉他整个中国都是他的家!哪怕是为受伤者擦去血迹,哪怕是为死难者整理一下遗容!只要我能做到,我愿意。
  虽然现在我所能做的,只是随时关注着那里的消息,等待着更多幸存者被救出,更多伤者被及时救治,更多遇难者家属被安抚。这个民族已经经历了太多灾难,这些人民已经经历了太多痛苦。如果真的有所谓的老天爷,不应该再让他们承受这样的苦难。佛家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有,就不应该把这么多无辜的生命以如此悲惨的方式剥夺。天地不仁,以万民为草芥。
  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8”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数字。这本是一个寓意吉祥、平安、发达的数字,但是在08年,我们却一次次和灾难迎头相撞。我们要诘问苍天,诘问造物,诘问一切世间的主宰,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我们无法知道答案。但是灾难既然到来了,我们只能迎难而上。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了太多灾难的民族,但是也是一个从来没有被任何灾难吓倒和打垮的民族。我们诅咒灾难,但是也从来不惧怕灾难。在每一次灾难中我们失去的是生命,收获的是团结。失去的是财物,收获的是富强。灾难一次次带给我们难以抚平的伤害,也正是灾难让我们越发坚强。我们越挫越勇,我们坚硬如铁。这,就是这个民族虽经千百年无数磨难而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鲜血从来不会把我们吓倒,相反,我们用它染成红旗,我们高举红旗向着一切困难前进!
  紧张的救援还在进行,无数的同胞需要帮助,我们在和死神争夺生命。这是一个十万火急的时刻。学校募捐的舞台正在广场上搭建,我中午也刚刚捐出了自己的一点微薄的表示。网上看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同胞都在关注着灾区,为他们捐款捐物。数万的军人、武警、医生和救援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的救灾。这是一场战斗,一场全体中国人参与的战斗。这是一场让人饱含悲痛的战斗,我们将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力量。等到胜利的那一刻,我们虽然无法去高兴,去喜悦,去欢庆,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坚韧,我们可以创造人类在面对巨大灾难时的新的奇迹,我们可以表现出人类在面对自然界强大的不可抗力时的顽强,如果有所谓的老天爷,也要让他在这样的顽强自救前颤抖,在这样的血肉长城前落泪!
  有这样一张照片:废墟中,一个被砖石瓦砾掩埋的孩子,只露出一只小手。旁边是他被雨浇湿的课本。这一幕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让我感到难以名状的悲痛。这只张开的小手,像雕塑般定格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种召唤,一种灾难中的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对援救的召唤。援救!援救!刻不容缓!
  我感到我又陷入了少有的激动。虽然我的身边平静如常,虽然初夏的海滨暖风习习,阳光明媚。虽然我可以平静的工作,轻松的上网,并可以和老婆商量晚上做什么好吃的。虽然一切都宁静而安详,但是我知道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那里有我的同胞,正在蒙受灾难,他们在与死神搏斗,为亲人哭泣。他们在顷刻间一无所有。面对着他们,我更加感觉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难得。更加感觉到幸福的滋味——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天若有情,安能不恤生民?死者已矣,生者节哀。

2008年5月14日

近况

首先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同胞们致以问候!并为遇难者默哀1分钟。

近况很糟糕,忙的一塌糊涂。
十几天没有写博客,已经是最好的证明。忙得晕头转向——其实更多的是精疲力尽。这段时间喝酒比较频繁,幸亏有酒撑着,因此还没有倒下。
一年一度的精品课程评选又要开始了,于是我又成了大忙人。具体情况一言难尽,不说也罢,不过都是些枯燥的工作而已。
最近工作上忙,心情也乱。很多老想法新想法乱翻腾,失望、失落和迷惘交织,更加剧了疲惫感。总之状态很低迷。不过我很清楚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
算了,下次再写。

5月13日夜

明朝散发弄扁舟

  明朝散发弄扁舟。这大概是所有的理想中最无奈、最寒酸的一个。哪怕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理想,真正想要做到,想要实现,却也十分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难以逾越自己的心。很多东西想获得很难,想真正放弃竟然也同样困难。
  人在旅途,忙碌的追寻中,有得失有悲欢。有首歌里说“放开这纷纷扰扰自由自在”。有时候真想放开,但是这又多么困难。夜深的时候,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常常有一种幻觉,看到有一只蚂蚁,在惊涛骇浪中牢牢地抓住一片树叶,随波涛翻滚,不论这蚂蚁如何努力,命运都不由自己。随时都可能是最后一刻,随时有可能是末日。这样的坚持,虽然无比坚强,但意义寥寥。
  最近的好几年,每当脑子有闲暇的时候,或者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什么都不要想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同一个画面:一张挽成满月的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蓄势待发,然后突然发射出去。就是这个瞬间,反复的出现。那锋利的箭头闪着寒光,闪电般发射出去,我可以看到它向着前方一直飞驰,却没有一次看到终点。不知道它最终击中了什么,或者永远都没有击中目标——或者本身就是一次没有目标的发射,也许永远都不会击中什么,而只能随着力量的消耗逐渐放慢速度,最后跌落地上?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这一幕,只看到它强有力的发射的瞬间。有时候不是一张弓,是一把手枪。情景大体类似,扣动扳机,子弹突破枪口,却不知道奔向了哪个目标。
  我对我的这个幻觉——如果可以算幻觉的话,一直非常迷惑。我不知道这是否代表某一种暗示,一种心灵底层对自己的暗示。只是我一直无法参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也许在李白看来,散发弄扁舟是一条不错的退路。但是发可散舟可弄,心何以安?更何况太白的心胸与魄力又怎是凡夫俗子可比。作为在复杂的现代文明体系笼罩下的一个人,如何能简简单单拂袖而去。相比之下,也许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的“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的精神更实用一些。所谓安乐国,一定是存在于心里,或者只能存在于心里的。只要坚持正气,哪怕身陷沮洳,仍然安乐自在。
  五一这两天本来完全是放松的时间,本不想也不该想起沉重的话题。哪怕是在打开电脑开始书写这篇日志之前,都还不确定要写什么话题。鼠标光标在闪烁,手在键盘上游荡,最后敲出了李白这句话,于是便做了标题。心灵从来就不会自我掩饰,只要是心里在想,哪怕刻意回避,也会流露出来。所以也就姑且写下来了。
  不知所言。

2008年5月2日夜于家中

关于幸福

  我必须重新审视幸福。
  我发现我对幸福的期待越来越高,幸福的涵义越来越广,而自己却深感越来越无力。我与幸福的距离本来很近很近,现在却被人为的拉开了。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我曾很坚持的认为可以影响我幸福感的事情很少,现在却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必须将她想象的尽量简单,然后她就会属于我。否则我只能与她渐行渐远。
  幸福。一定要足够简单。

4月23日

青春之歌

那样的时光
那样的世界
那样湛蓝的天空
那样清澈的河水
那样年轻的我们
那样的花香
那样的你
那样透明的脸庞
那样的花团锦簇中
那样羞涩的说出口
那样灿烂的笑容
那样清澈的眼眸
那样傻傻的等待

这样的日子
这样的未来
这样四角的天空
这样陌生的表情
这样疲惫的我们
这样的天涯
这样的我
这样朦胧的记忆
这样淡淡的怀念中
这样沧桑的说出口
这样迷人的花香
这样不变的河水
这样伤感的心情

那时的微风悄悄地吹散
阳光灿烂的笑语
那时的我们痴痴地演绎
流水潺潺的故事
那时的落日很美很美
梦想很遥远
那时的我们很傻很傻
幸福很简单
那时的旅程很短很短
我们肩并肩
那时的热情很烫很烫
今天仍温暖

你会回来吗?
你会回来吗?

2008年4月18日 晚春的午后

我被“诚信”撞了一下腰!

  “诚信”——这个词是这几年的流行词,想必谁都不陌生。从小到大,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信誉的人,也感觉从来没有欠过别人什么东西——除了因为生活窘迫曾借过一些钱,但也都及时还了。总而言之还不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最起码,可以自称为一个重视诚信、拥有诚信的人。
  然而今天,却让“诚信”结结实实的撞了一下腰。下午接到一个大学同学的电话,说她贷款买房子遇到麻烦,原因是大学时贷的助学贷款利息归还不及时被银行记了13次不良信用记录,银行因此拒绝贷款。问我是否也有这个问题。我大吃一惊,赶紧到中国人民银行去查,几经周折,终于拿到了《个人信用报告》。不出所料,“累计逾期次数”达11次!实在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上大学时大二和大四两次申请了助学贷款,每次5000元,按照合同每季度去银行缴纳一次利息,记得好像是20多元,并不多。合同约定毕业后两年之内还清本息。我的这两笔贷款已经分别于05年12月和05年4月本息全部还清。还款时间在合同规定时间之内,并无违约。本以为早就没事了,不料却被登记11次不良信用记录。赶紧对着祥单仔细回忆,大概是其中一笔贷款从05年到06年有11个月没有缴纳利息,而是到了06年4月还款时一并缴清的。这就导致了11次信用不良记录!呜呼哀哉!每个季度不到30元的利息,并不是负担不起,每次都是因为嫌麻烦,而攒一段时间一起交。而且当时同学之中贷款的也大抵如此,银行也从未催缴,而且最重要的是从来没有说明如果不按期缴纳利息会被登记不良信用记录。这11个月没有去付利息,也是因为离开曲阜之后,异地交纳有些不便,而且考虑到很快就要去还款,因此打算还款时一并缴清,因此没有按季度去交。没想到却掉入这样的陷阱!
  其实也不能说是陷阱——自己确确实实是违约了。纵然还有些委屈,那就是按照合同每季度还款一次,11个月没有付利息也只是不到4个季度,即使是违约,也是最多4次违约,而不是按照每月一次的11次!这一点是一定要讨个公道的。
  本来,这11次记录,如果以后不再跟银行借钱,不在乎也就不在乎了,吃一堑长一智吧。但是我现在恰恰在买房按揭贷款的关口上,突然冒出这么个事情,真如晴天霹雳。11次的不良信用记录,不知道我的按揭能够成功——十有八九是要玩完的。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在这段时间工作异常忙碌生活一团糟的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让人方寸大乱。
  总之,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虽然我不承认我的诚信出了问题,甚至我有被人暗算的感觉。但是这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训——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尤其是和银行这样精打细算的机构打交道。对于自己的诚信,务必要万分珍惜。一点自以为算不了什么的小事,也许会成为一生的污点——失误也罢,错误也罢,小心驶得万年船。
  今天还听说,手机欠费、信用卡透支还款、汽车养路费缴纳等信息也要被登记到个人诚信记录中——也许这一天马上就会到来。看来以后不能等到手机欠费的短信再去交话费了——弄不好欠上几次连办手机卡的权利都没有了。不过不论怎样,这个社会确实是需要诚信。只不过习惯了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潜规则已久,突然要认真起来的时候,自己却成了首当其冲的第一批付出代价者——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自己的“牺牲”能够给自己和别人敲响一次警钟,也未尝不是——也是仅剩的唯一意义了。
  呜呼哀哉!我说不出话。中学时某篇课文里面学过一句话:“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事到如今,也只有希望如此了!

2008年4月16日晚

杨花榆荚无才思? ——春游杂感


(以这种姿势照相,似乎很愚。也似乎很土——不过博自己一笑耳)

  印象中,迎春花貌似是北国的春天最早见到的比较鲜艳的花——或者至少也是之一。妖媚的桃李要再稍微晚一点。记忆中春寒料峭的日子,有时候甚至还飘着雪花的时候,迎春花便开了。而且它的花开在枝条上,开得密密麻麻,似乎不需要绿叶的映衬,就在光秃秃的枝条上怒放开来。在北国肃杀的冬季过后,这样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
  桃李紧随其后。每年的清明都是登山赏桃李的好日子。桃树极少见单独的一两棵,一般都是长在果园里,一片一片的,开起花来壮观的很。桃花也应该算是很漂亮的花了,古往今来经常拿它比美人。但是我对于这个花并没有太多感觉,这只是一种很平凡的花,没有个性。
  电视上还见过樱花——据说开的也很早。不过大概由于一说起樱花就让人想到那个邪恶的国家的缘故,我对这种花似乎怀有一股天然的敌意。论说是不该把这民族的陈年旧恨迁怒于无辜的花,但是心里总是有些别扭。在曲阜求学的时候,校园的花圃里也有很多樱花树,长得也很高,开起花来也是非常茂盛。记得还曾经在某个春天的某棵樱花树下照过一张相——人面樱花相映红的像,不过相比于美丽的花,我的长相实在是破坏了整张照片的气氛,于是便不喜欢这张照片,逐渐也就丢了。
  我还必须要提起另外一种只在春天盛开的花,虽然它非常的不起眼。那就是杨花。乍暖还寒的时候,正是杨花飘落的季节。有句诗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做雪飞”。相比于鲜艳的迎春花、桃花和樱花,杨花简直不算是花。也正是由于这种极度的平凡,甚至我都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清明节的那天,我站在小巷里。忽然看到天空飞舞着一种白絮,飘忽不定。像秋天的蒲公英,只是少了那小伞的伞把。我忽然想起这是杨花。这是杨树的花儿。北方的憨厚的杨树的花儿。它确实太不起眼了,以至于非要以这种遮天蔽日的方式出现,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从高大的杨树上随风飘落。我看不到它们绽放枝头,等人欣赏的情景,只看到他们飘零的脚步。
  杨树,比之于纤弱的迎春,虬虬的桃李,他如此挺拔、坚韧。它的花却如此朴实无华。甚至我都不知道,杨树的花是否能结出种子?虽然在农村长大,我也不知道杨树有没有种子——我看到种下的杨树,都是一些纤细的树苗。却不知道这些树苗是否是从种子生长而来?我想大概不是的。或许杨树的开花之是一种作为植物的对于春天的表示?而且是这样朴素的方式?我又想起那句话:“杨花榆荚无才思”。在争奇斗艳的百花丛中,悠悠飘来一簇簇杨花,“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感受。
  杨花榆荚,真的是“无才思”吗?或许它就是喜欢这样的方式,和这样的风格?或许它不需要和任何一种花去斗艳,它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参加春天。

2008年4月9日夜于家中

雨夜随想

  持续了两天的大雾,到了今天晚上,终于酝酿成一场雨。虽然不是一场很大的雨,但是在经历了这个干燥的冬季,这场雨仍然显得十分珍贵。其实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对于雨并没有太强烈的期待。下雨带来很多不便。但是下雨确是很能影响人心情的一件事。坐在窗前,听着窗外春雨淅沥,浮躁的心能平静很多。下雨是一种洗涤,是一种冲刷,很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没有比这更恰当的句子。
  最近几天比较忙,许多事情挤到了一块,有点应接不暇之感。于是身体日感疲惫,春天干燥,又有些上火,口腔溃疡就是征兆。前几天热得要命,脱了毛衣,这两天大雾,且刮风,又冷了许多,气温变化大,于是又有些感冒。季节交替之际,天气无常,也每每是我身体反应比较敏感的阶段,而且也是往往比较虚弱的时候。而且最近也没大有食欲,总之就是感觉自己有点蔫,打不起精神头。
  再有两个多月,工作就满四个年头了。四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四年足以上完一次大学,应该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阶段了。如果和四年前相比,自己各个方面确实是有变化了。至于是否有成绩,自己是没底的。感觉自己仍然很平凡——甚至有所倒退,当年人虽然平凡,心里还是有一股盛气的。现在人仍平凡,连心情也平静下来了。很多东西不经意间消隐了,自己开始象个老头。也许是习惯了忧国忧民的缘故?苦笑一下罢了。这很可怕,也很悲哀。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一定能做一些特别的事。因为我很早就感觉到我与身边的很多人不一样。我是一个怪人。但是一年一年过去,我做着和大家一模一样的事情,甚至还不如他们做的好。我只是一个碌碌无为者,我对自己有些失望。
  我不认为这过于苛刻——实际上我是一个很能够自我满足和自我安慰的人。我对自己很宽容。但是确又感到对自己的失望,可见这些年,我确实过于平凡了。记得有本书叫《平凡的世界》,曾经很出名。我想或许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看看平凡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自己是否应当,是注定属于这个世界的人。
  春天是最能给人希望的。万物复苏,到处都生机勃勃。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世界,又要开始新一轮喧嚣。这样的一场春雨,也许就是一个前奏。在这个雨夜,有多少种子要吸足水分,铆足了劲冲破泥土,掀开石块,在清晨的朝阳中拱出地面,加入这个喧嚣的世界,开始一个充满未知的生命周期。
  人,也是要拍一拍身上的尘土,抖一抖精神,继续上路了。

2008年4月8日夜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