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心情·兄弟的婚礼

  ZLQ君结婚了。
  这首先是一个喜讯。其次,是让人很感慨地一件事情。这感慨来自流走的时光和对流走的时光的回忆。我与ZLQ君相识,是在高中的时候,算来也已经八九年了。他是一个热情的人,幽默地人,开朗的人和真诚的人,当然他也是我们所有哥们当中最长得最帅的人。还必须说明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虽然高中的时候成绩并不很好。由于考文化科没有把握,他身体素质好,于是练体育。于是考到烟台,虽然是专科,但是也已经很成功。毕业了,到了费县,后来又到了沂水,现在,他结婚了。
  他的婚礼,是一定要去的。虽然大家都知道婚礼只是一个仪式,而到场也只是一种象征。但是我需要到场去实现这种象征,我也迫切需要去感受这个仪式。只有站在那里,才是我对他最好的祝福,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7号动身,下午到家。高中的几个好哥们,都已等了很久,赶紧去见ZLQ君。婚礼自然是喜庆和忙碌的,大概是因为忙累的缘故,Z君也有些憔悴。或者结婚的前夜,心情总是有些复杂,也是难免的。
  五香饺子楼,群贤毕至,俊友云集,高朋满座。就连7年没有见过的SGQ君都来了,真是一次快乐的聚会。ZLQ君颇为劳累,身体不适,不能饮酒,旁人自然是要好好畅饮一番。席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自不必说。从酒楼出来,直奔Z君家中。家里已经收拾一新,新房都已布置妥当。哥们们帮着干一些搬搬贴贴的杂活,然后就是狂欢。狂欢的形式就是打扑克——对于一群年轻小伙子来说,能够痛痛快快地打扑克,就是一种很隆重的狂欢。人太多,分成两桌,鏖战一直持续到凌晨四点半。ZLQ君穿戴一新,要去迎嫁了。众人或躺沙发,或坐椅子,横七竖八,半睡半醒休息了约一个小时。天色亮起来,收了扑克,开始布置结婚现场。鞭炮要挂好,井盖、窗户都用红纸盖了。婚庆公司的车也到了,铺地毯,摆花篮,设好拜天地用的桌案,一切收拾停当。
  迎娶的车队来了,鞭炮点起来了,很多结婚的风俗我还是不太熟悉的,但一切都充满着快乐和喜庆。新娘下车了,人群簇拥之中,ZLQ君手持一捧鲜花翩翩而来。平时很少见他穿很板正的衬衣,今天却是雪白的衬衣,黑西裤,红领带,意气风发。礼炮、鞭炮和喜庆的音乐交织在一起。彩带和漂亮的人工泡泡漫天飞舞,司仪开始讲话,接着是证婚人讲话,然后是拜天地。我站在人群中,见证着这一切,当ZLQ君挽着娇妻在司仪的指挥下向天地、父母和来宾们深深地鞠下躬的时候,我忽然很想哭。不对,我真的哭了。只是没有让眼泪流下来。不知道是否有一种欢乐,需要用心底的感动和眼眶的湿润来表达,此时此刻,我就是这样的感觉。我的心中反复的念叨:兄弟,你结婚了。你结婚了。
  当白衣飘飘的少年时代渐行渐远,当幼稚的脸庞一天一天变得成熟和坚毅,当经历了无数感情和人情冷暖的洗礼,当真挚的兄弟之情在时光的沉淀中越积越深,你,踏上红地毯,挽着你的新娘,结婚了。我不知道应该以如何的方式,将我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你。或许欢呼显得轻浮,歌唱显得软弱,我所做的,就是静静地站在人群中,望着你们走过那花团锦簇的红地毯,不遗漏任何一眼。
  结婚意味着长大,意味着成人,意味着一生有你和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太多的意味。曾几何时,一起吃苦、一起欢乐,一起懵懂、一起轻狂,一起恋爱和一起走进大学校门的兄弟,今天结婚了。放学的路上,两辆自行车一左一右。路灯下的铁栏杆上,我们一切讨论着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话题。深夜,你家旧房子卧室的台灯下,你画出了初恋的生日礼物,我写出了第一封情书。两张小床中间,那个笨重的录音机里,一盘任贤齐的磁带转啊转,转了一年还是两年。那里面的歌似乎都已经渗透进了我的骨髓,《我是一只小小鸟》、《爱怎么会是这样》、《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任逍遥》、《伤心太平洋》,这些或者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青春的故事和关于理想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深深地感动着我。直到现在我一听到那旋律,便立刻想到那睡在我左铺的兄弟,想到那永远睡不醒觉却天天担心迟到的高中生活。想起那时常闹不醒的闹铃和班主任的严声厉色。也想起那萌动的青春、悸动的心和为理想和奋斗的岁月。

  晚上,闹房结束,离开ZLQ家。Z君送到楼下。问我怎么回去,我说打车。他说我送你回去,便转身上楼拿钥匙。我连声说不用了,不用了。便向门口跑,跑到门口,原本车来车往的马路,这时却没有一辆的士。车还没有等到,ZLQ君就开车出来了。我说你赶紧回去,新娘子还等着呢。他催我上车,我上了车,没有关车门,一条腿放在车外面。我说你别开,咱们就坐车里聊会天,聊五分钟,然后我打车回去。他急了,连拉带拽上了车。车开得很慢,很慢,但是村口还是很快就到了。ZLQ君说,兄弟在一块一说起话来,时间就过得特别快。我说是啊。我说你家里事还挺多,新娘子还独守空房呐,赶紧回去吧。他笑了一笑。我们坐在车里,四周是安静的夜。比起七年前,我们一人骑一辆自行车,把一只脚蹬在马路边的铁栏杆上,看车车来车往,憧憬我们的未来的时候,这一刻,更多的是静谧,从容和淡泊。

  兄弟们陆续都要结婚了。也许很快我也要结婚了。人生的路很长,我们又路过了一站。在这路上如果有些风雨是自己不能承受,如果有些喜悦时自己不能独享,那么去分担的人,去分享的人,就是你们。

2007年9月10日午毕

交待

是要有一个交待了。
快两个星期没有更新博客了。忙。是啊,忙是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什么都可以归结为忙。其实这十几天,是整个假期中最清静的两周。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也没有很多电话。难得的清静。于是利用这段时间着力开发一个网上公文传输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月前答应给一个朋友做的,学校太忙,一直没有抽出清闲的时间。很久没有很认真地学习、编码,有点生疏了,不过这十几天仍然十分难得,我感觉到自己有了新的提高。总之是十分充实的。

博客固然是冷落了。朋友T君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很久没更新博客了。呵呵,真辜负了这么多关心我的人。其实我是十分想写的,也曾把一篇《论信仰》写了一半,但是终究没有写完。不得不承认思考确实是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安静的心境。心境不安静,同样无法完成。所以这十来天,都没有更新。先在这个平台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学校已经开学,生活重回正常轨道,博客也要重回正常轨道了。很遗憾我的《十论》没能在假期完成。不过是一定要继续写下去的。

天凉了,晚上睡觉要盖被子了。春天种的那棵豆角,已经成熟了,结出了一个有4颗饱满的种子的豆角。不过鱼缸又空了,终究还是没有学会养鱼的要领。又是一年秋风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算起来,这过去的大半年,有收获也有失去。失去。失去是一个很沉重的词,但是要不断面对。想起孙耀威的《失去》:
时间没有失去
而变成了回忆
原谅没有失去
它变成了委屈
爱你没有失去
而变成了敌意
自己没有失去
而变成了蚂蚁
蚂蚁沿着墙角寻找一种甜蜜
喜欢把别人的丢弃
专心的累积
我得到的一些可惜
那个人可能早已忘记
常常想着有天会再相遇
期盼她的眼中
还留着回忆
我付出的一些过去
没想到让我失重爱你
常常想着再相遇才会清醒
那次爱的缠局
是我在远去

“蚂蚁沿着墙角寻找一种甜蜜,喜欢把别人的丢弃,专心的累积……”。我也许就是那只蚂蚁。沿着墙角执著的踯躅,就为了收集点点滴滴的甜蜜。

这,就算一个交待吧。

9月4日下午下班后于办公室

疯人王志乐之下午

全国示范院校创建,全院倾巢出动。昨天早上开会,从6日至20日,全天24小时值班,每小时巡查一次机房,确保网络畅通。无奈。
办公室值班,除了枯燥的巡查工作,无以消遣,打开了多日没上的QQ,与朋友W君乱侃。气氛热烈,W君诗兴大发,随口吟出几句,读来却颇有几分垃圾派诗人皮蛋的《疯人皮蛋之夜》的味道,可惜篇幅短了点,有意犹未尽之感。无论如何,简单整理了,命名为《疯人王志乐之下午》,贴在这里。
《疯人王志乐之下午》

我炸你个鸭子
炸死你个死鸭子
你个死了100年都没人想得鸭子
你个死了1000年都让人恨之入骨的鸭子
你个头顶长疮脚抵长疮鼻子尖上也长疮的鸭子

老家归来

上周六回老家,到今天正好一周了。其实前天就回来了,不过马上被领导叫到山海基地,忙活了两天加一个通宵,那边的事情才基本处理完毕。今天下午得以回家。首先去F君处商谈一个平台开发的问题,晚上又一起吃饭,到现在才刚刚回来。由于忙碌,博客也是整整一周没有更新了。
家里还是老样子,老爹老妈都还是老样子,老爹还是在工地干活,还是天天扛着个大铁锤出门。老妈也偶尔做点零活,比如到马路上种树等等。姐姐和姐夫都还好,我的小外甥女长得也很快,已经能够在床上自己乱扑腾,个头也长了不少。家里的狗和猫都还好,狗仍然认识我,对我很热情。猫还是懒洋洋的,对人爱理不理的。
朋友们也还好。回老家的第二天去拜访了好友Z君,参观了他的小店。Z君还是老样子,不过现在对佛学比较痴迷。天天在店里没事的时候就研究佛经。对精神的追求总是让人感佩,尤其对于佛学,本身就是非常高尚的学问。好友K君已经开始实习,此间恰好也在老家,因此也得以见面。遗憾的是另外一个好友ZLQ君却因为去了老丈人家而未能碰面。ZLQ君邀请我去他的工作地沂水玩,我也十分想去,可惜还是因为工作的事而暂时搁浅了。

夏天是一个热烈的季节,但是人的精神却不容易热烈起来。反而容易犯困和懒惰。还有就是情绪烦躁,因此很难做成什么事情。只是一天一天的过。若干天来没有写成什么东西,博客也没有很认真地更新。让这炎热的夏季赶紧过去,清凉的心情重新到来,就是重新收拾思绪的时候了。

吃海鲜·吹海风

今天天气暴热。中午顶着烈日去拿新身份证,顺便理发,马路上的热浪烤得人喘不过气来,汗流浃背。这是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了。
下午和表弟、LP和小舅子去吃海鲜。很久没有吃大盘海鲜了,这次又过了一次瘾。吃完以后表弟也小舅子要去下海游泳,和我LP没有下海,去万平口吹海风。一路上车流如织,光交通事故就看到好几起,都是奔着海边去的。我和LP在万平口大桥上停下来,站在拱桥的最高点,一面享受着清凉的海风迎面吹来,一面欣赏水运会基地的美景,让人陶醉的很。日照这两年的变化确实很大,越来越漂亮了。
明天打算回老家一趟。虽然暑假时间不短,但是真要抽出几天完全清静的时间,也很不容易。趁着这几天事情不多,赶紧抽时间回去一趟。看看我的家,我的朋友们。
7月27日晚于家中

青岛之行后记

八天没写博客了。“遗忘”两个字真是可怕,八天前的事竟然几乎要忘记了。是需要从头捋一捋了。
十九日去青岛。上午十一点四十的汽车,等我把手头上的千头万绪都交代好,赶到车站的时候,正好是十一点三十九,汽车马上就要开动。检票员还因此嘟嘟哝哝很不高兴。一路还算顺利,到了青岛汽车站。以前一共去过两次青岛,都没有到过汽车站,这次算是第一次。虽然这次也是独行,但是已经远远不是二零零二年那个无措的我了。出了车站,穿过一片卖报的、卖地图的、住宿的和三轮车的人群,沿着马路朝一个方向一直走,直到一个公交站牌,找去青岛大学的公交车,没有找到。继续走,继续找,终于找到了,227路。等车。其间有人向我问路,去某某地坐几路车等,我只能无奈地摇摇着头说,我也是外地的。
报名,交钱,安排住宿。住的地方在青岛大学旁边,什么路我不知道,什么方向也不清楚,叫“青岛大学培训中心”。小楼看起来挺旧的了,住一楼,相当潮湿。到处都是湿的,被子似乎都不能盖。叫服务员换,服务员很友好地说:一楼都是这样的。罢了,忍吧。
其实最不能适应的不是潮湿,是自来水。自来水有一种强烈的消毒水味道。以至于我洗脸和刷牙成了一件痛苦的事,需要捏着鼻子或者憋着气。不知道青岛是否都是这样的自来水,反正我是实在无法忍受的。
当然青岛留给我的印象并不只是潮湿的被子和难闻的自来水,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美丽和繁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当然还有美女如云。相比于一天到晚车流如织喧闹不息的马路,我住的地方简直就像一个世外桃源。窗户外面树木葱茏,甚至还可在青石上看到青苔。这是很难的一见的东西了。四周都没有马路,只有小径,而且鲜有行人,俨然置身于深山老林。在青岛这样的城市,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清静。我是喜欢热闹的,但是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喜欢清静,清静才能让人清爽,才能真正放松。
白天上课,晚上可以出来遛达。既可以纳凉,又可以欣赏青岛夜景,身心都得以放松。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是很自由的。我可以肆无忌惮的抽烟,可以穿着拖鞋和大裤衩满大街遛达而不必忌讳路人的目光。我可以随处席地而坐,甚至可以找块干净的石头躺下。想坐就坐,想站就站,走走停停。我什么都不需要去想,只需要记得来时的路。我一般是沿着一条路一直走,不拐弯,这样可以保证能够原路返回而不迷路。我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见到的所有人都是陌生的。不必满脸堆笑的打招呼,也不必担心失态,更没有形象和面子,有的,只有自由。
这次去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我更加相信自己是不适合大城市的。那马路上黑压压的车流和黑压压的人群,那轰隆隆的车轮和匆匆的脚步,那麻花一样的交通网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广告牌——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广告牌。似乎任何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贴广告。难道天空也可以么?抬头看看,一架飞机正飞过。虽然看不清,但我想那上面也一定写着:某某航空。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恐惧。它让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人,而成了一个车轮、一片柏油路或者一块广告牌,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所推动,随着一股洪流匆匆向前,不知道向何处去。
本来这次出去,一是为了好好学学技术,二是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休息自己。不料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成。二十一日,接到单位领导电话,需要制作一个学院争创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网站,要求立即赶回学校。找了多个理由,均无效。无奈二十一日中午匆匆忙忙收拾行李,赶回日照。回到日照马不停蹄家都没回,赶到山海基地。众人已经等急了,立即开工。不出所料,又是一个通宵。这已经是最近二十天以来的第四次通宵了。二十二日中午,实在撑不住了,睡了几个小时。下午好歹和领导请了假,留了一个学生在那里坐阵,这才抽身回家。最近两天得以在家休整,睡了几个懒觉,精神得以恢复。昨天家里一天不能上网,到了今天,才终于可以坐下把这几天的事情梳理梳理了。
匆忙中,这次青岛之行就算结束了。02年我第一次去青岛,是去看高楼和大海,算是一次观光之行。05年第二次去,是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次业务之行。而这次,两者兼有,似乎可以说,是一次感悟之行。

2007年7月26日晚于家中

夏日杂记

持续了若干天的忙碌,终于要到了尽头。
昨天晚上又是一个通宵,自从05年以后我就以为自己上不了通宵了,这次我却成功了,这对自己是一个挑战,看来以前我低估自己了。看来我还并不老#xiyue#
这个通宵之后,这个网站也告一段落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剩下的事情只有顺其自然好了。不论怎样,对我都是一种解脱,不知道怎么扛起了这个担子,扛起来之后才觉得自己的肩膀如此脆弱,担不起这千斤的重担。但是我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不论如何,这对我又是一种鼓励。颓废已久,却豁出去了一回。
生活自然是一团糟。顾此必然失彼,我失去了很多生活的快乐。整天忙碌于精品课程网站的事,几乎和电脑对了命,家里自然顾不上了。LP又付出了很多,包括完全自己做饭、做好了饭还要等我回去吃、没时间陪她逛街和散步以及霸占了电脑让她没法看电影等等。她却没有怨言,反而很担心我的身体,怕我太累。其实她也不轻松,白天工作忙碌一天,晚上回家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卫生等等一切。而我只是一天到晚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
(以上为16日晨所记,没来得及发,今日补发)
这些天越是忙,事情越集中到一块。LP的弟弟来了,家里又多了一口人。来了好几天了都还没有来得及跟他出去好好玩一玩,让他整天呆在家里上网和睡觉。前天晚上一起去了海边,虽然我已经两天一夜没有睡觉,没有一点精神,但是还是和LP陪他去了。海滨仲夏夜,确实是非常美丽和清爽的风景。小舅子忍不住要下海游泳,我和LP坐在沙滩上聊天,对着明净的夜空,听着万顷波涛的低鸣,似乎可以暂时忘记喧嚣的尘世和繁琐的工作。我看见很多小孩子,沙滩上最快乐的群体就是小孩子。他们光着身子,毫无顾忌的、尽情地奔跑、玩耍。向着天空展开双臂,发出银铃般的欢笑声。只有孩子是快乐的,只有孩子才是真正快乐的。
天气确是越来越热了,这三天已经达到了顶峰。虽然才刚刚过30度,但是在日照这个地方已经是高温。办公室已经像个蒸笼,纵然开着两个风扇,还是汗流不止。好在假期已经到来,学生已经放了假,老师也剩下最后的几天,坚持一下吧~!
明天要去一趟青岛,参加一个培训,要呆三四天。想了很久,也没想起来青岛有什么同学和朋友。上次去青岛还是05年,去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试,一转眼已经两年了。青岛想必更漂亮了。
2007年7月18日午

忙并痛苦着

整整一周没有写博客,不仅没有写,我自己连打开都没有打开过。忙,忙得不可开交。
这个周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帮一位老师制作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网站上。每天在电脑前至少14个小时,前天晚上还加了一个通宵的班。体质弱的毛病再次暴露出来,仅仅是一个通宵,人就几乎报废了一半,火也上来了,甚至还感冒了。昨天晚上实在熬不住了,进行了这一周以来最长时间的一次睡眠,竟然睡了7个小时。今天精神恢复的不错了,网站的事也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终于有得一丝喘息的时间,来这里记下这三言两语。
还有工作要做,暂且如此吧。

朝花夕拾

学院宏光文学社的一位同学找我,想从我博客上转几篇文章。我让她自己去选,昨天告诉我已经选定了几篇。我答应她今天重新整理一下发给她,正好今天是周日,于是下午关了手机,来专心做这件事。整理完之后又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于是在后面写了简短的后记。贴在这里吧。

后记:
  文学社的同学找到我,说想从我的博客中转几篇文章,刊登在新一期的社刊上。我深感荣幸,但是也深感惶恐。
  首先我不是学文科的,虽然中学时也曾有几年钟爱于文字,但那已经是很遥远的旧梦了。上了大学学了计算机专业,和高雅的文学毫不沾边。文学的花朵在我心中凋落已久。所以对于这次约稿,我起初是反对的。但是这位同学很真诚,再三说服,考虑之后,便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博客中的文章——如果真能称作文章的话,都是我平时的一些闲言碎语,往高了说,就是一些自己思想的纪录。主要是一些时评、散文、日记以及心血来潮时涂抹的诗歌。平时自己孤芳自赏,倒也有几分味道。真要拿出来示人,自己却没底了,就像新媳妇见公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选了一篇又一篇,都觉得不合适。即便是最终选中的这两篇,也不是最满意的。这两篇并没有表现出我思考的全部东西。
  不管怎么说,我把它拿出来了,它也终究要和大家见面了。这里我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两篇文章仅仅是作为我的一次投稿,一次对文学的重温和追逐,一次新人的羞赧的亮相。我本身不是搞文学的,不敢说这两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文学上的指导,相反,在这方面,我应该向你们学习。只希望大家以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它。如果再有什么更高的奢望,那就是希望和喜爱文学的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希望同学们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好好写作。并祝你们成功!

聂庆鹏
2007年7月8日

歌动我心

今天无意间想起小时后常唱的一首童谣,于是努力想把它回忆起来,却无论如何也回忆不全。于是去网上搜索,虽然搜到一些相近的,但终究不是一个版本,失落间,却意外间发现了另外一首童谣,陕西一带的西北童谣,大概也没有名字,但是那词句,我却如此熟悉,正是电视剧《关中秘事》的主题曲。《关中秘事》我去年在电视上看得,从半截开始看,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全部看完。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部非常特别的电视剧。究竟哪里特别,我也说不上来,但是我能够很强烈的感觉到它带给我的那种的独特感受,它是一部很有个性的电视剧。不论从人物性格还是故事情节以及它的主题曲,都是如此的卓而不群。尤其是这主题曲,粗犷豪迈的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男声,配合上清澈如泉水、明净如蓝天一般的童音,将关中民风民情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将快乐与哀伤、豪迈与细腻、压迫与反抗、悲苦与乐观,彻彻底底地传递给聆听者。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双眼湿润。

来咧,走咧
来咧,走咧
……
老鸹 老鸹 一溜溜
回去给你娃炒豆豆
你一碗来我一碗
把你娃憋死我不管
老鸹呀 老鸹呀
来咧 来咧 来咧
走咧 走咧 走咧
……

如果这也算一首歌的话,它的歌词只有四句。却传达了数不清的喜怒哀乐。我不禁要深深地敬佩导演张汉杰先生,字面读来如此粗俗不堪,实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童谣,经过艺术的加工,可以如此光彩熠熠,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说起歌词,在我看过的电视剧中,还是不乏佳作。去年夏天看的《天高地厚》,其片尾曲就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当时电视剧播放的时候,我甚至把电脑拉到客厅,用我的耳机上的小麦克风来试图录下来这首歌曲,可惜录下来的杂音太重,味道全失。以后我一直在网上寻找这首歌的MP3,但至今没有找到。只勉强找到王筝演唱的一个版本。王筝演唱的虽然也很不错,但是比之男声的原唱,还是缺少了力量和震撼力。

《舍不得》

为何总是等到来不及才忏悔
为何明明知道不可能还追随
这样的夜晚你思念谁
为什么流泪

舍不得就别走啊
走了就不能回啊
这么好的一个家
怎么可能忘了啊
舍不得就别走啊
走了就不能回啊
这么好的一个她
怎么可能丢下啊

总是等到来不及才忏悔
明明知道不可能还追随
为了她的美,无怨无悔
用尽这一生去追随

舍不得就别走啊
留下和她相爱吧
舍不得就别走啊
太多话都没说啊
一个人的天涯
会不会冷啊

为何总是等到来不及才忏悔
为何明明知道不可能还追随
……

那种半嘶哑的、用尽全身力气的、沉闷而无限感情喷薄欲出的演唱,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将这旋律永刻我心。
2007年7月2日下班后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