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十周年

现在已经是7月1日的傍晚了,这一天就要过去了,我才来这里记下这个重要的日子,是因为一整天都在看CCTV新闻频道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报道的现场直播。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对于香港的回归,都应该是激动万分、倍感鼓舞的。十年前是如此,今天还是如此。
想了很多语言,都无法概括这伟大的时刻,无法表述这喜悦的心情。自己制作了一张简单的图片,让它来概括这一切吧。

7月1日于家中

近期纪事

十二天没有更新博客了。这期间并不是没有事情发生,不论是家事还是国事,只不过好几次都是欲言又止,没有留下什么。今天周六,下午早早地吃了饭,心情闲静下来了,是做一个交待的时候了。

工作

工作比较忙。最近十二天要比过去的整个五月轻松了一点点,但是日程还是排的满满登登。当重复性的、繁琐的工作让你疲于应付并有心逃离时,干工作就真的不是什么干事业,而是纯粹谋生的手段了。也许学校里面本来就没有个人的事业,所有人都在齐心协力干好学校的事业,而这事业不属于任何人。我做这一切,也许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

生活

天气越来越热了。好在雨多。最近三天来都在下雨,现在都还阴沉着。虽然下雨也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出门要打伞,骑车很不方便,等等。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雨天。喜欢看着那雨水冲刷着整个城市,柏油路街道干干净净,在路灯下闪着光;花草树木更加鲜绿和精神,烈日下的那种无精打采一扫而光。一种生长的力量,被释放的生命力和喷薄欲出的力量,以及自由的力量,让我深深迷恋。雨可以带来这一切。
我还是日复一日的上班,LP还是日复一日的上班,表弟还是日复一日的上班。表弟发了第一次工资,虽然只有三百多元,但他很高兴,执意要请我们吃饭,于是去“康妈妈手擀面”喝面条。
窗台的君子兰开始疯长,先前的一个小花盆,显然已经束缚了它。先前春天的时候种下的两个豆角种子,有一棵发芽成活了,现在已经一尺多高,而且开了花,紫色的小花,我在床边竟然都可以闻到香气。另外一棵市场上买来的君子兰似乎没有成活,一直原地踏步,一片新叶子都没有长出来。但是可喜的是它的旁边长出了一棵草,我还没有确定是棵什么草,但是只要是绿色,我就留着它,任它生长,现在个头已经很高。看来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回家

上周五又回家一趟。姐姐的女儿出生了。这次非常顺利,母女平安,让人高兴。按老家的风俗,出生几日后要“剪头”。当舅舅的是一定要参加的。15日中午坐车回家。16日去姐姐家“剪头”,见到了我的小外甥,包在一个小被子里面,外面用绳子扎着,只露着个脑袋,眼睛紧紧闭着,睡得很平静。我把LP给她买的一个长命锁交给姐姐,姐姐的气色不错,精神也不错,只不过只能坐在床上,房门紧闭,不能开风扇,还要盖着被子。女人坐月子应该是有很多讲究和忌讳的,我是不懂的,但夏天坐月子应该不容易。想想自己当初也是从这么大的一个婴儿长到现在,父母在里面倾注的心血可想而知。我想尤其要感谢母亲,感谢你带给我生命。
17日一早坐车返回。父亲执意要送我去车站,我拒绝了。母亲要给我煮鸡蛋,我也拒绝了,自己提一个回来时装衣服的小包轻装上路。父亲还是照例送到胡同口,走出一段路,再回头时,一定能看到母亲也在那里……

朋友们

朋友们,疏忽了。也许最近太忙了,自以为太忙了,自以为忙些正经事,疏忽了朋友们。很久没有和他们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了。潍坊的W君,还有北京的Z君,都已经很久没有见面。现在感到非常想念。暑假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出去转转,看看朋友们,也转转各个地方。不过现在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暑假也未必能有清闲的机会。不论怎么说,我在这里惦记着你们呢,我的朋友们!

本来还要继续写下去的,LP已经等不及了,她等着上网看电视剧。最近在看一个叫“Prision Break”的美国电视剧,国内叫做“越狱”。LP看的很着迷,一向作息非常规律的她,竟然有几次忍不住看到凌晨十二点以后,仍然意犹未尽。要不是第二天一早还要上班,恐怕能看个通宵。自从她迷上了这个电视剧,我晚上能做的事情就少多了,要么跟她一起看,要么只能开一个小窗口放在一边打扑克。大概最近博客更新的少,也和这个不无关系吧。#xiyue#

2007年6月23日晚于家中

夏天提前来临!

#yumen# #yumen# #yumen# N 天没有写博客了。。。

这些天,日子并不平淡,也发生了一些事情,也有一些感想,也试图写过一点,不过都是草草开头,又无奈放弃,最终一篇也没有写成。天热,心躁意懒。事多,没有很好的头绪。

工作:
工作比较忙。琐碎,无成就,不提也罢。

看球:
其实这些天最上心的事是看球。NBA本赛季的季后赛如火如荼,这是全世界篮球迷节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NBA感兴趣了。大概就是02年姚明加入到NBA之后。有印象的,是03年左右,那时候看姚明的比赛,因此知道了NBA,知道了休斯敦火箭,进而知道了篮球规则,知道了西部和东部,又渐渐熟悉了每支球队的名字,又认识了一些伟大的球星。于是我成了一名NBA球迷。我从这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从这里找回难得一见的激情。我很难为什么而激动呐喊或牵肠挂肚,但对于NBA,我却是这样。今年的季后赛牵动了无数中国球迷的心,但是也确确实实伤了球迷的心。火箭出局了。但是也有让人振奋和热血沸腾的,那就是勇士,我曾经三次打开博客,打算写下一点我对伟大的勇士的礼赞,但是遗憾的是最终没有写成。也许,我是在期待他们创造更伟大的奇迹。总之,包括今天刚刚结束的7场比赛中,勇士的勇士们带给了我太多的激情,鼓掌和呐喊就是我的表达方式。我想,一个坐在电脑前面专心看球的人在旁观者看来就像一个疯子,因为他会随时突然大喊一声好,或者大骂一声,或者突然猛烈鼓掌或捶击桌子,非常非常投入,旁若无人,也情不自禁。我在网吧看球时就是这样的。

五一·回家
当然要记一记五一。今年的五一还是照例回家。母亲身体又不太好,不知怎么搞的。最近母亲身体老是不好,虚弱,药一直不断。父亲还是干小工。又换了一个建筑队,不是盖楼,是拆楼,天天扛个大铁锤,在钢筋和水泥中战斗。父亲看起来很瘦,不过精神还好。姐姐又有了身孕,再有不到两个月,我就要做舅舅了。家里的狗和猫也还健康,而且还认得我,对我很亲热。回家的路途还是一如既往地艰难。二百里地的路程,却要倒三四次车,来回均是如此。也许将来的某一年,是该买车了,就为了能够顺顺利利的回家。

大爷
大爷死了,病故。大爷是一个很不错的老人,和蔼、善良。母亲说:不该死的人先死了。这句话我听不很懂,但是我有同感。
大爷一辈子很不容易,用农村的话讲,他属于“识字”的人。也许正是因为识字,也是因为祖上曾经是地主,在那个恐怖的年代里,他受尽折磨。他很少说起那时候的事,从父母那里,我零散地听到一些。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大奶奶,在冬天里被逼着赤着脚穿着单衣给全村扫雪,那时候老人家已经七十多岁。而我大爷,也被吊在梁上打,打得皮开肉绽,虽然死去活来,但所幸没有死。罪名是什么不知道。也许那个年代整人是不需要罪名的。他的妻子,也就是我的大娘,也是在那段时间,因不堪迫害而精神失常,也丧失了劳动能力,至今如此。后来梦魇般的时代结束了,他的“识字”又派上了用场,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当了一辈子。我上小学时,他还在教。
后来我考上大学了,没有学费,他拿出了一些退休金来资助我家。父亲一直叮嘱我要记住这个恩人。我每年放假回家都要去看看他,今年春节去看他,他还很矍铄,他知道我在外面教书,他说你是咱们门里的高级知识分子了,给咱门争光了。当初那些把我吊在梁上打的人,现在没有一个比我们过的好!我不知道我算不算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在他面前,我点了点头。我乐意看到他自豪的眼神。我能明显得感觉到他的仇恨,彻骨的仇恨。但是他并不主张报复,他的眼里只有坚毅,一种不服输的坚毅,就是要证明给他的仇人,我一定要比你强。
没想到这么快,他就死了。死者已矣。令人惋惜的是,留下一位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太太。这是我大爷活着的时候最担心的一点,他希望死在妻子的后面,但是还是提前离去。早已准备好的两副棺材,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副。据说他的葬礼很隆重,我没有参加,但是我想也确实应该隆重一点。

生活
生活比较如意。虽然金钱的压力越来越明显,但是在金钱的困难真正到来之前,还不足以破坏平静的生活。昨天晚上买了一个电磁炉(电磁炉是论个还是论台呢?),LP很高兴。这是她一段时间以来的梦想。先前种下的豆角,已经长得很高。鱼缸里的四条小鱼,却只剩下两条。天气已经很热,我感觉已经到了盛夏。看新闻说今年的夏天来得早,也确实够早了,穿一件衬衫都不能穿背心,否则就热得要命。也许明天,就要穿凉鞋了?

2007年5月8日午

清清的清明

昨天晚上,LP买回一包鸡蛋。要煮鸡蛋吃。我说怎么买这么多鸡蛋?LP说你忘了明天就清明了。我这才想起来,清明节到了。

清明竟是一个如此容易被遗忘的节日。纵然是一年一度,却不如一周一度的周末更让人牵挂。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小时候我渴望清明节,向往着母亲染出的五颜六色的鸡蛋。现在我忘记了清明,纵然是面对着一大包鸡蛋。

去年的清明节,我搜肠刮肚,总算写下了一点回忆。今年的清明节,虽然我很想也已经十分努力,还是不知道能写下些什么。今年的清明,还是一如既往地冷清。

古人的清明节,也许是在荒草漫山的墓地中,点上一炷香,烧上几刀纸,在青烟冥冥中,在纸灰飞扬中,在揖礼与跪拜中,去缅怀先辈。墓地是很冷清的地方,也是很容易让人发出生死感慨地地方。于是就有了诗。关于清明的诗大概有不少吧。但在我脑海中的,除了那首人人耳熟能详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外,就是黄庭坚的一首《清明》和高翥的《清明日对酒》。至于为什么对这两首诗印象格外深,我也说不上来,大概就是有感于诗人的一种态度,一种对于生和死的态度。“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这样一种难以言状的忧思,或者是幽思,淡淡地弥漫,就像那冥冥升起的青烟,飘忽不定地纸灰,在心中游荡,似有似无,若即若离。

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妆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07年4月5日午饭后于办公室

散记——懒惰·植物

又是一周没有更新博客。
主要还是因为时间。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就七八点钟,有时候需要再忙些白天未完成的工作,到十点左右便腰酸背疼坐不住了,就到了睡觉时间。能抽出一两个小时安静地写写博客实在是很难。

当然碌碌于俗事并不是唯一的理由,只不过是所有理由中最冠冕堂皇的一个。其实还有另外的理由,那就是懒惰,可怕的懒惰。我发现自从毕业以来我的惰性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一个可怕的苗头。纵然察觉到了这一点,但对策仍然很有限。我向来不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也不是一个自我约束力很强的人,舒服的睡觉、散漫地上网、观看篮球比赛直播和电脑游戏占据了我不少的时间。也许这里面有些也算得上健康的业余爱好,但是它们确实使我变得更加懒惰。对付懒惰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我有一个目标。当我有一个目标的时候,我的勤奋连我自己都会吃惊。但是让我对一件事物产生热情,并以之为目标,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然对付懒惰还有最后一种办法,那就是逼。当我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往往能够散发出足够充足的能量。这应该算是一个缺点。上小学的时候,寒暑假布置作业,我一个暑假都是疯玩,直到最后一天,而且是最后一天的晚上,才拿出厚厚的作业来写,往往是写一个通宵。于是母亲经常教育我,为什么不一天写一点,而是都留到最后呢?母亲最后不惜采用了断电的方法来逼我,但是我点上了蜡烛。母亲不惜对我破口大骂,我一边哭着一边写。但是竟然一般都能写完。母亲最终没能改造我,我养成了这个习惯。直到现在,我还是如此。一件事情很少提前完成,都是在快要到达能够接受的底线时完成。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出息不是由其长处决定的,而是短处。就光这一个短处,就让我做不成很多事情,所以我认为我这辈子出息很有限。

一个可以弥补懒惰的方法就是认真。懒惰使人做更少的事情,但认真能够提高所做的事情的质量和价值。做更少的事情有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如果做事情不认真,往往就会变成坏事情。一个人一生哪怕只做一件事,只能要能做好,也比做了千千万万件不好的事情要强得多。生命的长度不在于年龄,做事的好坏又岂在多少。有些事情可以不做,但是一旦做就要做好。

天气已经很暖和了,路边的桃花都已经盛开。花圃里的小草,也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地里冒出来的,没留心时是一片荒芜,一旦发现时,却已成了连片的绿意。上周买了个大花盆,想给家里的那棵“小胖孩”换个新居,多日来却苦于无处取土。昨天出去逛街,发现一条路上正在植树,挖出来不少土,于是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趁人不注意用塑料袋装了一袋,为了做这件事情我竟然紧张地冒了一头汗。LP笑着说看来做小偷也得有很强的心理素质。不过最后还是被一位清洁工大娘看到了,她说回去养花?我说是啊。她说这土也不好。我说是啊,沙砾挺多,不肥。

回来的路上我还在路边围墙上的枯藤上顺手摘下一个的豆角,扒开干枯的外皮,里面竟然有两颗饱满的种子。我装在兜里带回了家。“小胖孩”淘汰下来的小花盆,正好可以种下它。我和LP很小心的把这两颗幸运的种子种下去,也把一种说不清的希望种在了这里。对于植物我向来没有特殊的要求,对于那些所谓名贵观赏植物也一向没什么感觉。观赏植物,就是醉心于感受一种温馨的绿色和一种来自生命的生长的力量。我曾很认真地想过城市里成片的草坪为什么不能种上小麦,也曾很想在家里弄两个大花盆种上两棵玉米——在室内这样的空间里,玉米也算高大植物了吧。生命无分贵贱,绿色何有高低。大千世界里成千上万的植物都以各自的方式平等地生长着,点缀着这个世界,人对它们可以有不同喜好,但实在没有必要再给它们分出贵贱高低了。

07年3月26日晚于家中

用生命记录生命——迟到的周年纪念

这个博客一周岁了。
去年的3月10日,我建成开通了这个博客——其实博客是一个很时尚的词,我不是一个时尚的人,我还是愿意称之为网志。我的网志,一周岁了。
要不是突然想起来,我已经错过了。前一段时间还想,网志一周年的时候,一定要说点什么,为了这一年35万次的访问量,为了关注着我的我知道名字和不知道名字的朋友们。但是,事情临近,却忙于公务之中,竟然忘记了。今天突然想起时,已经是九天以后了。

幸好我想起来了,要不然我何以对得起它,何以对得起专门打个这个网站的朋友们。

一年了,我记下了很多故事,很多心情。很多事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淡忘,有了这个网志,我留住了他们。虽然现在读起来,有些事情显得陌生,仿佛很久远了,又仿佛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这些事确实刚刚发生过,也确实发生在我的身上,因为有它为证。

春节过后的一个月以来,这个网志只更新了三篇内容。今晚与T君夫妇吃饭,J嫂说你的博客好几天没更新了。是的,我也感觉确实冷落了它。除了工作上的原因,还有一种原因,那是一种压力,一种众目睽睽下的压力。虽然,我和绝大多数打开这个博客的人都不熟悉,甚至素昧平生,但是从每天的博客访问数字中,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关注。这些关注给了我压力,但是最大的还是鼓励。这种压力让我更加谨慎和更加认真地来呵护它,就像在进行一场演出,而打开这个网站的人,就是观众。

在这样的舞台上,我唯有认真、谨慎和不断奋进。我必须用我的生命来记录我的生命。

一年了,我在这里记录下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从这里收获了喜怒哀乐。很多朋友给我留下了宝贵的评论,这让我十分感激。我本身是一个吝啬的人,很少给别人做评论,虽然有时候是拍案叫绝的文章,或者感同身受的文章,还是吝啬那一两句赞美之词。这一点需要改正。或者,有时候之所以不做评论,是因为想法还不够成熟,怕草草的评论不能表达最准确的感受。但是我还是很奢望朋友们给我留下点什么,让我更加的知道你们,也好让我不至于每天晚上对着一个记录访问量的阿拉伯数字发挥想象力。

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很多喧嚣一时的东西,或许今天已经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很多曾风光无限的东西,已经成为今天的笑柄。很多全心全意付出的事,现在看来如同儿童的游戏。但这就是成长。流淌的时间冲走了过去,也把我们带到新的风景中,我们就这样一路走来,边走边记。

一周年,没有鲜花和礼炮,只有一段发自肺腑的文字,献给你,我的网志和我的朋友们。

2007年3月19日晚于家中

春日随想

开学半周了。
最近十余天,非常忙碌,主要是“还债”。假期里发懒,攒下的一大堆事情这段时间处理得差不多了。生活又开始变得轻松,也终于有时间再来写写博客了。

如果说这几天最重要的事,应该是一篇2000字的散文在《城市信报》上发表了。我竟然很激动。是的。很多年前,我认为自己是个文学青年,起码是个文学爱好者。但是后来,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失望,不断的失落,我竟然放弃了她。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不断的碰壁消磨掉了我的信心。文学,就像一个美丽迷人的少女,我却因为自卑而只能躲在一个远离她的地方默默的注视着她。我很向往接近她,但她从来不看我一眼。这次,她却送给了我一个微笑。

初中时,我写的作文被老师说成抄袭,我没有感到委屈,却感到了光荣。高中时,我写的作文被语文老师在班上当作范文朗读时,我已经深陷于她无法自拔。大学时,当我的文章在电台发表,第二天很多同学见了我都报以善意的微笑时,我已经感觉到了来自她的温暖的拥抱。但是,她却从来不会给我持久的幸福,只会在我对她心灰意冷将要放弃时给我一次惊喜,让我那即将熄灭的希望又再次点燃。一年又一年,我与她若即若离。这次,是她对我爱慕之情的一次回报,还是一次出于人道主义的怜悯?

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好事情。我要谢谢他们,为这件事情的成功付出劳动的朋友们——T君、J嫂还有《城市信报》那些我不认识的朋友们。

冬天的背影已经模糊不清,我已经能嗅到春天的气息。窗台上那棵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小胖孩”已经开始吐绿。LP说家里还需要添些生气,于是我们决定改天到海边捉几条小鱼,把那个闲置了一年多的鱼缸利用起来。光秃秃的树枝和荒凉的草地,随着春天的到来马上要茂盛和丰满起来。春天,总是迟到于人们的预期。也许,越是企盼的东西,越会迟到。因为在人们的心中,她早就该到了。

春天总是能带给人希望,久困的活力在悄悄萌动,等待着一场酣畅淋漓的爆发。

《暖春》温暖你我

年前年后,空闲时间多了一些,抽空欣赏了几部电影。有《三峡好人》、《叶落归根》、《父子》还有今天刚刚看完的《暖春》。

《暖春》,这是我最近至少两年以来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让人从头到尾泪流不止的电影。影片的真实、朴素和浓烈纯真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部最能拷问良知的电影。

很长时间以来,在“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问题上,我一直倾向于后者。但是《暖春》迫使我重新思考这一问题。自私是人继承自动物的恶劣天性,而贪婪则是超越了动物的更大的恶性,初生的婴儿就已经无一例外的具备了这两个天性。于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活着,也可以用来断送别人直至断送自己。所以,人之初生,就是一只拥有智慧的动物而已。智慧不能左右善恶,剩下的只有动物性,动物本来也不分善恶,但是如果用人类的善恶标准来衡量动物性,则无疑是恶。

看过《暖春》,我终于相信,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除了自私、贪婪和智慧,还有恻隐之心。当我思索是什么让自己在观看影片时不知不觉地流下热泪时,当我排除了各种感性的、理性的以及其他种种因素之后,剩下的只有它——恻隐之心。古语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造物之神在赋予人类动物的天性和超越动物的智慧之后,似乎已经预感到这类生物的最终归宿,于是他又赋予了人类恻隐之心,这棵唯一可以用来自我救赎的稻草。他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埋上了一棵“善”的种子,每一次恻隐之心的萌动,都是一次对善的激励,都是一次自我救赎。恻隐之心只听凭于心灵的召唤,而不受肉体所支配。它只在适当的时候被触动,无法被有意的改变和掩盖。

人之初,因为有了恻隐之心,而不能再称为恶。善性恶性都已与生俱来,无所谓“性本善”或“性本恶”,或许可以称之为“性本自然”。后天向善则善,向恶则恶,此消彼长,终成善恶之人。然而,善人亦有恶心,恶人亦有善心。善恶之本性只能被无限深埋而无法彻底清除,只要心灵还可触及,就能随时生长起来。可惜的是,充满压迫、竞争、强权和暴力的人类社会,似乎更适合恶性的发扬。于是恶性被一次次彰显和强化,善性被渐渐挤压和遗忘。麻木的人越来越多,恻隐之心被尘封已久。

小花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婶娘,将冷漠变成关爱,将敌意化为亲情。恻隐之心战胜了自私自利,完美的结局让人暂时忘记了过程的辛酸。《暖春》是一部故事片,但更像一部童话。影片虽然已经拍摄的极尽真实和朴素,但部分情节仍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很多人说它是一部“煽情”的片子,是“催泪弹”。我不同意这样的评价和比喻。一部好的电影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触动人心底最敏锐的神经,引起感情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是感动和思考。我们需要被感动,我们需要去触摸自己心底的恻隐之心,去把它唤醒。我想,不论从哪层意义上讲,即使是一部以感动人为目的的影片,也比以逗人一乐为目的喜剧片或以吓唬人为目的的恐怖片更有意义。

感谢《暖春》。决堤的泪水涤荡着心灵,洗去久积的尘土,恻隐之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明亮,光彩熠熠。

2007年3月2日于家中

十日小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年过去了。
2月15日回老家,正值春运高峰,路途并不顺利,但最终总算到家了。姐姐也来了,合家团圆,皆大欢喜。表哥、四叔和大姑父竟然也不约而同地来了,宾客盈门。于是杀鸡宰鱼,烹菜温酒,吃喝一顿,好不热闹。离家四个多月,家里还是老样子,只是以前的那条狗丢了,又养了一条小狗。两只猫也只剩下一只。母亲做饭已经用上了煤气。

年,还是像往年一样过。只不过因为奶奶去世未满三年,因此没有贴对联。大年三十还是吃团圆饭,喝团圆酒。然后放鞭炮,摆香案、供桌。烧香,烧纸,磕头,敬天地和祖宗。多少年来年都是这样过,祖先传下来的过年的规矩,一成不变。在崇尚理性、科学、改革和创新的今天,在新的生活方式和过年习俗的冲击下,在很多人都感叹年味越来越淡的情况下,传统的年还是在最底层的民众中得到了坚守。虽然其外在的表现形式看似愚昧、迷信甚至可笑。

正月初一与几个老友见面,晚上在Z君家聚饮。大话往事,酣畅淋漓。满座皆醉。ZLQ骑摩托车送我回家,我只记得两人在一条黑咕隆咚没有路灯的马路边小解了一下,之后如何回家便不记得了。初二又去岳父家拜望,长辈满座,亲戚云集,推让不过,又喝了不少,略有醉意。下午四时才领上LP往回赶。初四,与父母、姐姐及LP去姥姥家,初五,又和姐姐一同去看望大姑。老友ZEJ初八结婚,邀我做其婚礼司仪,于是初七下午赶到他家,商量婚礼事宜至半夜,留宿一晚,初八又忙活了一天,婚礼结束,闹房是没有时间了,回到家中,收拾行囊。初九一早,吃过母亲擀的杂面,踏上归途,一路无话,下午三点,顺利到站。

生活又重回正常轨道。年前放下的各种事情,现在再重新收拾起来,一段新的征程又开始了。

07年2月27日于家中

回家

不到腊月就已经放了假,至今已经二十多天了。家里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我的归期却不得不一再拖延。今天腊月二十五了,我还是没能动身。

昨天是“小年”——这一点确实很有趣,好像大多数地方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我们那个镇却是二十四。按照原来的计划,无论如何小年是要赶回去的,结果还是因为昨天有个临时会议而无奈放弃了。有句很老的话叫“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用在这里不算恰当,但是却也只能以此自我安慰了。打电话告诉母亲,电话那头的母亲难掩失望之情。这也难怪,印象中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在家过小年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更是自从出来上大学以后就没有过过。听说我今年要回去过小年,母亲买了个猪头,已经在前一天做好了“冷肉”。一只鸡也已经捉住,用绳子拴起来,就等我回家就开刀问斩了。也许这只鸡是这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它可以多活几天了。

昨天晚上又打电话回家,母亲说正“祀灶”呢。刚说几句话,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甚至还有狗叫。母亲说你爸正放鞭呢,是咱家放的鞭。我说怎么屋里还有狗叫声?母亲说狗害怕放鞭,链子都挣断了。我把它放到屋里来了,我给它捂着耳朵。我说包饺子吃了么?母亲说过小年不吃饺子。我说对,对,我都给忘了。

LP要到二十八才能回去。她要求我等她一起。我也很希望能够一起回去,这个时间交通拥挤,诸多不便,一起回去也好有个照应。况且二十七还是一个情人节。洋节我向来都是抵制的,但是“情人节”这个名字实在太过美好,让人想抵制都没有理由。因此能够一起过一个情人节也是很浪漫的事情。但是放下电话之后,这些似乎都不再重要了。我只想立刻回去,立刻回到他们,我的父亲母亲,回到他们身边去。

于是吃饭时和LP商议,我要二十六回去。LP不同意,激烈反对。我笑着说咱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啊。LP还是不同意,摇头,撅嘴,瞪眼,撒娇。我没有耐心了,我很认真地跟她说:我和你一年在一起生活三百五十天,和我妈只有不到十五天。我和你还要一起生活五十年,和我妈只能生活二十年了。以前我是属于她的,而现在我属于你。你需要我,她更需要我。

LP不说话了,只是吃饭。过了一会,说,明天晚上陪你去买点东西带回去。

我就知道,你是通情达理的。

于是,我明天就要回去了。该准备的东西,该交待的事情,同事们,朋友们,工作上的事,都已经交待清楚了。就剩下这里,网友们,还没有做出交待。这,就是一个交待吧。我明天要回去了,老家上网不方便,博客也只能放几天假,暂时歇一歇吧。

祝愿打开这个网页的所有朋友们,春节愉快,合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