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绍兴逗留半日。说是半日,其实满打满算不过4个多小时。早上8点从杭州出发,9点半到达绍兴。午饭后又乘火车前往上海,所以在绍兴一共呆了4个小时。在如此局促的时间内,马不停蹄地去了鲁迅故居和沈园,本来还在路边看到一个“古越国博物馆”,很有兴趣但实在没有时间去了,实乃憾事。这样的走马观花中,很多感受来不及梳理。就用几张照片略作概括吧。
拍照的时候竟然少拍了一个“鲁”字,不过就凭右边那张标志性面孔,也不会误以为是“周迅故里”或者其他什么迅的故里。而且鲁迅也姓周,因此即使误以为是周迅故里,也不能算太大的错误。况且现在随着鲁迅的作品被慢慢清理出教科书,娱乐精神大行其道,可能将来的青年们知道周迅要比知道鲁迅的多。也许将来的人们会以去周迅故居为荣。
在鲁迅《自题小像》的诗壁前。在这个地方照相很容易让人摆出严肃的表情。这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送给友人的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阁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一个名为“鲁迅笔下风情园”的园子里,忽然传来了哀婉凄美的歌声。绕过一个小亭,才发现竟然真有越剧演员在表演。越剧我本懂得不多,但细听之下,发现歌词甚为熟悉,唱的竟然是《黛玉葬花》。可惜听时已经唱到了“何处有香丘”句,不等我细细品味,便唱完谢幕了。越剧真的非常优美动听,不愧是仅次于京剧的中国第二大剧种。据说“越剧”的英文翻译就是“Shaoxing Opera”,可见与绍兴极有渊源。我不知道越剧是否就发源于此地,起码这里的越剧,应该是比较正宗的了。
舞台就是这么一个三面环水、名为“鱼乐国”的亭子。我知道嘉兴南湖那里有个烟雨楼,董其昌曾在那里写下“鱼乐国”,不知道这个与那里有什么关系。或者因为亭子下的池塘里有很多鱼,故而得名?有趣的是这个亭子的对面还有一个四面环水的亭子,名为“宛在水中央”,也是颇有风气。
沈园,务观堂,看似一个很肃穆的地方,时间关系没有进去。
名为“孤村夜雨”的主题雕塑。对面还有一尊名为“铁马冰河”的雕塑。应当取自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苏杭一带名园荟萃,我想倘若没有陆游和唐婉这一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作为背景,这个沈园断然不会如此名声赫赫。这就是沈园的精华内容——“钗头凤碑”。可惜这也不是陆游的手迹,只是后人根据陆游书法拼凑而成的。这首《钗头凤》我中学时便十分熟悉。我的同桌,虎头虎脑的Z君,每每在晨读中大声朗诵这首词。我不知道最后他背过了没有,反正我是在他的影响下背过了。此后的数年中我只觉得这词好,却不知道这背后的爱情故事。直到后来才慢慢懂得。旁边还有一块碑,是唐婉的《钗头凤》,不过不仅不是真迹,就连拼凑的都不是。只是后人从一些女性书法作品中拼接而成,与唐婉大概没有一点关系了。
2010.11.24 深夜
有需求就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