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中国食品!——再评三鹿奶粉事件

  其实再叫“三鹿奶粉事件”已经不合适了。因为到目前为止已经不仅仅是三鹿一个品牌的问题了。既然事情自三鹿而起,虽然对于三鹿好像有点不公平了,但不妨还这么称呼一下。
  这两天一直在看“表演”,看这场大戏如何收场。中国人就爱看热闹,这么大个“热闹”,不想看也难。有了先前目睹的很多案例的启发,这次事件的发展并不是很出乎意料。只是比预想的更无耻一些。不过,在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太意外,否则就说明你对这块土地并不了解。
  今天晚上吃晚饭,新闻联播里公布了国家质检总局婴幼儿配方奶粉检测结果——结果令人震惊——确实,是震惊。先前我曾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检测结果——但最终结果还是让我震惊。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圣元、施恩等22个品牌奶粉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各大“知名”企业悉数上榜!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疯狂的行业,以至于创造出今天这样如此壮观的民族食品工业集体自残的壮举。从这条新闻发布的那一刻起,一场中国食品行业尤其是奶制品行业的大地震就爆发了。刚刚过去的四川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震塌了房屋夺走了生命。而这场“食品安全”的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震塌了中国人对民族食品工业的多年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点信心。这个事件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
  随着这个检测结果的出炉,先前关于三聚氰胺来源的各种推测也更加清晰起来。而三鹿近期陆续公布的一些“调查结果”也越发经不起推敲。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我感到有些人试图将天下人当猴子一样耍,当傻子一样愚弄。我还没有证据,但这个直觉非常强烈。我想历史已经无数次给这种自作聪明的人以明证,只是闹剧仍然不断上演。试想一个涉及全国二十几家企业、几乎囊括了行业中全部领头羊企业的特大丑闻,岂能是一两个或者数十个“奶农”制造出来的?退一万步吧,全国奶农都“黑了心”,全国的企业都“受了骗”,那么,难道二十几家“知名”、“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没有任何一家的发挥作用,将这些“不法奶农”揪出来?呜呼哀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质检集体失灵”的悲哀已经远远大于奶农贪图小利不惜掺假的悲哀。这种“大企业”对质量的漠视给予消费者信心的打击远远大于奶农对消费者健康的漠视对于消费者的打击。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复杂性——虽然毫无疑问将有很多借口、原因、调查结果问世,无论如何这些企业都将最终无法逃避一点——质检失灵。而对于一个食品尤其是婴儿食品企业来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其他任何狡辩都是徒劳和可笑的——越辩解越可笑,越辩解越可恶,越辩解越无耻。
  在今天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甚至深信:添加三聚氰胺已经是这个行业的一种“潜规则”了。我不相信连养牛的农民都知道的秘密,各“大”企业会一无所知。我们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是否有某些人因为某些利益而对这些视而不见。
  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对于中国的的广大消费者,这个事件是一个巨大的悲哀。我知道这件事丢人早已经丢到了国际上。我们在这个事件中得到的是巨大的失望和愤怒,是一种被暗算和欺骗的受挫感。唯一的收获就是更清醒——我没有想过能收获真相,我想这是奢望。
  在这个事件中,我想还有一点足以让人欣慰,那就是我们的政府终于敢于承认这样一个不光彩的事实,终于没有和骗子们一伙。政府更诚实了。今天晚上能够公布出这些企业的名单,已经是一个坚定的证明。我曾对此并不看好,但事实让人鼓舞。在这样的得失中,也许失去的是暂时的面子、暂时的效益、暂时的民怨,但获得的是对政府弥足珍贵的信心的复苏。我们在失去了对企业良心的信心后收获了对政府良心的信心,这令人欣慰——纵然是在淡淡的心酸中。

2008年9月16日夜

救救中国食品!——再评三鹿奶粉事件》上有3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see captcha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