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喜※
小喜是一只鸟。我不确定它是什么鸟,但很像喜鹊,于是我叫它小喜。
办公室门口是走廊,走廊的西面全是玻璃窗户,玻璃窗户的西面是一个又高又大的钢结构的天棚,将三座楼连在一起。天棚上面都铺了玻璃,玻璃下面漆成白色的纵横交错的钢管便构成了一个既可以挡风遮雨,又可以仰视蓝天的风水宝地。小喜的家就在这里。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我办公室在顶楼,从走廊里走过时,无意间瞥见天棚下面每一个多根钢管的结合处,都堆着一些小树枝。竟然连续有六七堆,煞是别致,而且有几分壮观。我以为有很多鸟要在这里安家,不禁佩服起它们的智慧来,这个地方建鸟巢是再合适不过了,向下高高的钢架可以避开人类的骚扰,向上透明的玻璃不仅可以欣赏蓝天白云,还能保证良好的采光。那段时间我经常看见不断有鸟衔着树枝飞过来,储存在天棚下面。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看到的都只是那一只,也就是他,小喜。
我之所以不能确定它是喜鹊,是因为它比一般的喜鹊要小,而且筑巢的方式也很特别。我见过的喜鹊都是在高大的树上筑巢,用树枝胡乱地编织而成,就像卡在树杈上的一团茅草,看起来比较粗糙。但是小喜不仅用树枝,还用泥巴。我所知道的用泥巴筑巢的鸟,只有燕子,但是它绝不是燕子,个头比燕子大,模样也完全不一样。因此我宁愿相信它是一只喜鹊,非典型喜鹊。
筑巢的工程很是庞大,从腊月建到立春,又到了三月底,小喜的工程似乎还没有完成一半。钢架上储存的树枝时常会被风吹落,小喜会不厌其烦地将它们再一一捡起。地面和天棚的距离很高,有五层楼那么高,小喜衔着树枝飞起来比较吃力,它一般会先飞到三楼的窗台上,稍微休息一下再飞到天棚上。也常常会有因为不小心,在放上一根树枝的同时又碰掉一根,小喜就这样反复往返于地面和天棚之间,直到把所有的树枝都安顿好,才安心地飞出去继续寻找树枝和泥巴。有时候勤快的清洁工会随时扫掉落在地上的树枝,小喜就只能站在天棚上向下俯视,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的累积被扔进垃圾箱。我曾见过它在离清洁工仅仅几步远的距离上“抢”起一条树枝,这让我更加佩服它的勇气。
我想起了小时候掏喜鹊窝的情景,除了要推选出一个既能爬树又胆大的人之外,还要事先准备一口锅或者一个铁盆。这个铁盆用来做头盔,因为一旦被老喜鹊发现,它们会疯狂地用坚硬的嘴来向侵入者发起攻击。现在想想,这些可怜的鸟除了奋不顾身地保护它们的孩子,还要保护它们的家。它们好不容易才筑起这个巢,决不允许被无理的侵入者野蛮地破坏掉。
小喜不是孤独的。很快我见到了小喜的相好。我能确定那就是小喜的相好,而不是普通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因为它们出双入对,形影不离,显得非常亲密。但是自从那之后,我就再也分辨不出哪只是小喜了,它们长得一模一样。小喜有了这个帮手,筑巢的速度提高了很多。不过它们似乎很懂得劳逸结合。每忙活一阵子,他们就会停落到楼顶的边上,并排着站在那里,保持着相同的姿势,摇动着小脑袋,向远处眺望。这大概就是一种休息。我不知道它们在眺望什么,但这场景很温馨,让人心里充满了静谧、和平和安详。鸟之间应该是有语言的,但是我没有听到过一次它们的鸣叫。大概肩并肩沉默地站着,就是它们的表达。
小喜似乎并不急于住上新居,他们的工程建建停停。有时候会接连好几天看不到它们,我以为它们放弃了这个工程,或者出了什么意外。不过它们往往又会在几天后出现。我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牵挂起它们夫妻俩,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小喜打动。也许是小喜执著地累积着树枝,认真地构筑着自己的小窝感动了我,或者是它们两个静静地站在黄昏的楼顶远望的情景感动了我。也许这些都不是,真正打动我的,是一种简单的生活。
对,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
小喜是一只鸟,鸟是一种智慧很有限的动物。它对筑巢的执著或许是来自于天性,来自于生命的本能。它大概不会想到雇佣其它鸟来帮它筑巢,也不会强迫比他弱的鸟来为它筑巢,它也不会想到将这个处在风水宝地的巢高价卖掉。它只需要吃饱肚子,然后筑巢,然后哺育出小鸟,然后死去。这是一个简单的生命循环。
很多年前看过一篇故事,大意是有个人到了一个贫困封闭的小山村,看到一个小孩在放羊。这人问你放羊干什么?卖钱。卖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
有的人把这个故事当作一个笑话,笑小孩的愚昧与无知,笑这样荒唐的人生逻辑。有的人当作一则寓言,寓意思想的贫困比生活的贫困更可悲。一直以来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但是想到了简单的生活,我甚至开始重新思考这个故事。简单的生活,像动物一样的简单的生活,这似乎是一个既疯狂又可笑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多少年以来不知道多少的动物就是这样可笑地活在这个地球上,它们能够生存至今,已经证明了一切。人类又有何信心可以比它们存在的时间更长?
人区别于普通动物的最大特点,就是自诩的所谓智慧。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在琢磨人的智慧究竟给人带来了什么,人的智慧将人引向何方。想到简单的生活,我发现了智慧的可怕,也感到了人的无奈。因为智慧,有了剥削、压迫、统治和奴役。因为智慧,有了歧视、冷漠、不公和偏见。因为智慧,有了责任、义务、理想和前途。人类用智慧创造财富,又用智慧来占有财富。人类用智慧创造文明,也用智慧来破坏文明。人类用智慧编织起高度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又将自己囚禁于网中。人因智慧而成为万物之灵,又何尝不被智慧所负累。
假如,仅仅是假如,人们都能简单的生活,像动物一样简单的生活。而将智慧仅仅用于更好的维持这一生活,而不是用来满足无休止的欲望,那人,又有什么理由不会比其他动物存在的时间更长?
也许,一种最适合人类的社会形态,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平等的获得一种简单的生活,并安心于这样的生活中。这样的生活可以有饥饿、寒冷、疾病和死亡,但没有剥削、压迫、高低贵贱和贫富之分。马克思所描述和向往的共产主义,不就是这样一种人人只要单纯的付出劳动,就可以享受简单的生活的美好社会吗?唯一不同的是,马克思希望人们都能享受到不止简单而且富足的生活。但是如果是在无休止在欲望面前,何以为富足?欲望回归之日,就是富足降临之时。共产主义的到来,不在物力多寡,而在人心高低。
人心,古今贤之大者,莫不重在教化人心。然人心可教乎?不可教乎?
可教与不可教,都在人的智慧。一种着眼于全人类的生存方式,必须将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包括在内。而究竟一种怎样的智慧,可以将全人类征服呢?
简单的生活,也许,只能出现在无助的文字中吧。
后记:本来只是想记一记小喜,不料却越写越多,越写越乱,到最后竟然完全偏离了主题,转入了让人头疼的话题,自己都感到不对劲了,于是慌忙打住。仔细读了两遍,发现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不太协调,后半部分破坏了前半部分的气氛。于是分割成了上下两部分,似乎感觉稍好了一点。
2007年3月27日晚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