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温暖你我

年前年后,空闲时间多了一些,抽空欣赏了几部电影。有《三峡好人》、《叶落归根》、《父子》还有今天刚刚看完的《暖春》。

《暖春》,这是我最近至少两年以来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让人从头到尾泪流不止的电影。影片的真实、朴素和浓烈纯真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部最能拷问良知的电影。

很长时间以来,在“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问题上,我一直倾向于后者。但是《暖春》迫使我重新思考这一问题。自私是人继承自动物的恶劣天性,而贪婪则是超越了动物的更大的恶性,初生的婴儿就已经无一例外的具备了这两个天性。于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活着,也可以用来断送别人直至断送自己。所以,人之初生,就是一只拥有智慧的动物而已。智慧不能左右善恶,剩下的只有动物性,动物本来也不分善恶,但是如果用人类的善恶标准来衡量动物性,则无疑是恶。

看过《暖春》,我终于相信,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除了自私、贪婪和智慧,还有恻隐之心。当我思索是什么让自己在观看影片时不知不觉地流下热泪时,当我排除了各种感性的、理性的以及其他种种因素之后,剩下的只有它——恻隐之心。古语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造物之神在赋予人类动物的天性和超越动物的智慧之后,似乎已经预感到这类生物的最终归宿,于是他又赋予了人类恻隐之心,这棵唯一可以用来自我救赎的稻草。他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埋上了一棵“善”的种子,每一次恻隐之心的萌动,都是一次对善的激励,都是一次自我救赎。恻隐之心只听凭于心灵的召唤,而不受肉体所支配。它只在适当的时候被触动,无法被有意的改变和掩盖。

人之初,因为有了恻隐之心,而不能再称为恶。善性恶性都已与生俱来,无所谓“性本善”或“性本恶”,或许可以称之为“性本自然”。后天向善则善,向恶则恶,此消彼长,终成善恶之人。然而,善人亦有恶心,恶人亦有善心。善恶之本性只能被无限深埋而无法彻底清除,只要心灵还可触及,就能随时生长起来。可惜的是,充满压迫、竞争、强权和暴力的人类社会,似乎更适合恶性的发扬。于是恶性被一次次彰显和强化,善性被渐渐挤压和遗忘。麻木的人越来越多,恻隐之心被尘封已久。

小花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婶娘,将冷漠变成关爱,将敌意化为亲情。恻隐之心战胜了自私自利,完美的结局让人暂时忘记了过程的辛酸。《暖春》是一部故事片,但更像一部童话。影片虽然已经拍摄的极尽真实和朴素,但部分情节仍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很多人说它是一部“煽情”的片子,是“催泪弹”。我不同意这样的评价和比喻。一部好的电影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触动人心底最敏锐的神经,引起感情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是感动和思考。我们需要被感动,我们需要去触摸自己心底的恻隐之心,去把它唤醒。我想,不论从哪层意义上讲,即使是一部以感动人为目的的影片,也比以逗人一乐为目的喜剧片或以吓唬人为目的的恐怖片更有意义。

感谢《暖春》。决堤的泪水涤荡着心灵,洗去久积的尘土,恻隐之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明亮,光彩熠熠。

2007年3月2日于家中

《暖春》温暖你我》上有2条评论

  1. 王艳明

    站长阿 网站不整了阿? 伯克也不更新了 bbs.17php.com数据库连不上了。坚持阿!!!!!

    回复

王艳明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see captcha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