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150年前的“通知”

  昨天从沂南返日照,途经浮来山。妻提议:去看看吧,好多年没去了。是的,我去过浮来山两次,第一次是高中的时候,与好友Z君骑自行车前往,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天不亮便起行,赶在早上六点前进山,可以免门票,说来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上一次去,则是2003年的国庆节,我在一家公司打工,公司组织旅游,去的便是这浮来山。当时似乎还有几张照片的,应该都躺在老相册里。这些年,浮来山似乎越搞越大,门票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到了50元了。去年办的一个旅游一卡通,此时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于是决定去看一下。
  九年不来,变化很大。一路游来,可能名山大川去过许多的缘故,看这些小山,实在没什么感觉。一直到了定林寺,见了大银杏树,还是没有什么兴奋。后来绕到树东,见有石碑若干。上次来时是否见过这些石碑,已经没有印象,于是便去看了一下。其中几通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题字,大多是赞颂之意,有一通“荫被华夏”,口气还是颇大的。还有两通是重修定林寺碑记,时代不同。最近一通为同治十三年所立,记载的是当地官员勘察遗址、募集善款、组织人力重建定林寺的过程,主要内容是些地脉风水之类的描述,也有木匠、泥瓦匠、塑将等工匠的姓名。再往西,有两通石碑,其中一通字迹不清,没有细察。另外一通字迹还比较清楚,仔细看来,是一份清代官府的“通知”。大意为保护定林寺及浮来山,可以说是一种“自然保护区”的行政法规,读来颇有意思,也反映了150年前官府的“环保”或者“文物保护”意识。反复读几遍,感觉有趣,于是用手机记录了下来。内容如下(个别地方字迹不清,以■表示)。


  特用府莒州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陈
  为出示严■■庙规事照得浮来山定林寺前因倾圯年久仅存遗址上年蒙前任府宪文前臬宪长捐资修葺庙貌重新现已工竣■(所)有近庙山场恐有■知之徒仍行樵牧开垦致■作践自应明定庙规加意防护合亟出示晓谕为此示仰附近居民人等及本庙僧人知悉自示之后庙内房屋不准住持僧人任意赁借本庙原有山场暨山左右地庙业均查丈清楚将四至坐落刊刻碑阴并註册存案以备僧人永远膳养之资除旧有垦种山地仍各归管业外其余山■空地不准再行开垦并不得私自开采山石贻碍风脉以及在近庙山场樵采柴薪牧放牲畜种作■有关庙宇情事一概严行禁止以上各项倘有明知故犯者许该僧人及该管保地指名禀州定当提案讯明从严究治决不宽贷各宜禀遵毋违特示

  右谕通知
  光绪元年四月初八日立
  告示 押
  实贴定林寺


  这么长的一段碑文,只有7个字缺损,虽然有些遗憾,但基本不妨碍阅读。之所以对这个通知感兴趣,是因为最近一年多来所做的工作,不是写通知就是接通知,突然看到这么一件特别的“通知”,倍感一种亲切。虽说是“通知”,但与今日通知的意思,应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里的通知更像一种法令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令”吧。一时兴起,竟有将其译为今日通知风格之意。不妨试试。


  《关于加强定林寺庙宇管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浮来山定林寺因年久失修,已坍塌多年。去年在前任州长领导下,组织捐款进行了重新修建,现已竣工。为保护定林寺周边山场环境,防止不法分子砍柴放牧,毁林造田,影响定林寺发展,现就定林寺及周边山场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附近居民和本庙僧人严格遵照执行。
  一、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禁止僧人将庙内房屋私自出租、外借他人。
  二、寺庙附近的山场和田地等资产,丈量清楚后将范围、坐落位置等刻在碑的背面,并登记造册,报州政府备案。以上资产作为僧人的膳养来源。
  三、除已经开垦的山地仍各归原主外,不准再私自开荒种田;不准私自开采山石,以防破坏风水;禁止在寺庙附近砍柴、放牧牲畜和种植作物。
  四、禁止从事其他影响寺庙正常运行的活动。
  如发现有违反以上规定者,允许寺庙僧人和当地管保实名向州政府举报,州政府一定查清事实,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莒州人民政府
  一八七五年四月八日


  “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退耕还林”这样的词语,似乎是最近十几二十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读了这则“通知”,或者说通告,发现我们的地方环境保护立法要早很多啊。时过境迁,改朝换代,江山易主,当年的政令,如今能看到的石碑上的斑驳文字,往来如织的游人中,早已少有人在意。不过我想如果150年前没有莒州父母官的重修义举,没有当初的这些保护政策,可能我们看不到今天这么完整的定林寺、这么郁郁葱葱的浮来山。也许应该感谢留给我们遗产的先人们。反观今日,我们有能力将浮来山围在一堵墙里,能将山移走,将海填平,将人类送上月球,却不能让人们免费享受祖先的馈赠。全国各地,人们都在不惜花巨资修建庙宇,挽救古树,美化景点,为的却是关门收钱,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俨然一副山大王架势。岂不知,这山乃是自然造化,这树乃是千年孕育,这寺乃是祖宗遗留。你们建的,大概只有这收费站吧。
2012.10.5夜

————————–
又记:据史料,“特用府莒州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陈”为时任莒州地方官陈兆庆。“加五级纪录十次”是官称的一部分,为其所获功绩。如清代获一等功,加一级,纪录二次。如此累加。“前任府宪文前臬宪长”为前任莒州代理正堂长庚,后升臬台,任山东按察使。故敬称“前臬宪长”。

一则150年前的“通知”》上有5条评论

  1. 春风化雨

    今年出游活动较多呵,至少爬了三座山-河山-泰山-浮来山,

    有一卡通,建议周末去爬五莲山,从西门上去,景致是别样的好~

    回复
  2. 聂庆鹏

    TO:春风化雨

    不止三座,还去爬了黄山、蹬山。五莲山也在年初正月里去过,当时是冬天,没啥风景。这月有空打算再去看看。

    回复
  3. 聂庆鹏

    TO:17ing

    四月初八日是农历,年份译为公元纪年,日期确实应该译为阳历的。当时没有去查,就这么直接写上了。

    回复
  4. 佚名

    开车的话,去九仙山还是不错的,行程很宽松,有山、有泉、有杜鹃、还有美丽的传说!带老婆孩子一起都可以的,也不累,可以开车到山顶!景点比较松散,所以开车也不是很累。

    回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see captcha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