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八亿之诗

我认识一个人
名字叫八亿
这个名字很有气派
不过人却寒碜的多
朱门的酒肉臭了五千年
他到今天还吃不饱
大厦千万千万间
他的土屋快要塌了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
他是一个哑巴

他曾经会说话
甚至也很健谈
他说他爹打过鬼子
他哥消灭过反动派
他老婆给红军编过斗笠
还给解放军喂过奶
那送粮的小车渡江的船
和墙上的光荣户都还在
不过这些都是往事了
现在他只会
种粮种菜和养猪

八亿今年五十九
有的人到了五十多岁
就可以满街溜达
遛鸟和养花
而且还有钱拿
八亿五十九了
还在种粮种菜和养猪
他的故事早已没有人听
政客学者和成功人士
甚至连村口的狗
都只愿意和富人说话
没人愿意听他说话
早已习惯了没人和他说话
于是他成了哑巴

没人关心他成了哑巴
他们只关心他是否能够
把种出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及时送到城里
当然不是白要
钱总是要给一点的
正是有了这种慈悲
八亿虽然半死不活
但总算没有死

八年前我逃离了八亿
我不愿意象八亿一样种粮食
我却每天都吃八亿送来的粮食
我努力使自己变得高贵
却欣欣然地忘记了
中国还有一个八亿
等我察觉到这一点
我发现几乎所有人
都犯了和我同样的错误

八亿成了哑巴
人们便都在说
八亿真是一个好人啊
八亿是我们的兄弟!
他们问八亿
你富裕吗?
八亿不说话
你幸福吗?
八亿还是不说话
于是他们向全世界宣布
八亿是幸福的
好一个幸福的八亿啊
好一个幸福的哑巴!
他在幸福中沉默着

我知道其实八亿有话要说
我甚至知道他想说什么
我也知道他——八亿
这个人见人厌的乡下人
这个穷了五千年的贱民
一定还会说话
虽然他已经哑巴了这么多年
一定还会说话
不需要任何人代替
他完全有这个能力
为自己说话
当这一天来临
我们都要虔诚地跪下来
一字一句的
认认真真地
听。

2008年1月17日晚

哑巴八亿之诗》上有4条评论

  1. 佚名

    一般我是不看诗的,特别是现代的诗,因为我是俗人,不懂什么是诗,印象中诗都是神圣的,都源自课本。源自古人,看博也有日子了,写诗的人很多,诗也就更多了。但是那些诗无非就是一句话一行,看上去像那么一回事,读起来很乏味。聂老弟这个诗我算是看懂了,最起码知道这个写的是什么。

    仔细拜读中……….

    回复
  2. RZNQP

    TO:佚名
    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写这首诗,下午才刚贴上来,吃过晚饭的功夫就看到了您的评论,感到高兴的很。我这个人,一向是不太喜欢用赞美之词,更是很不习惯别人的赞美之词。这从骨子里是一种自卑。您的评论(包括对下面的“讨薪”之殇的评论)是不折不扣的过誉了。我对现代诗也一向非常反感的,除了极个别的诗人。我从来不敢想自己也能写诗——但是还是很惶恐的写了。总的来说我对现代诗的态度就是反对过于直白和过于玄虚两个极端。简单事情复杂化不是诗歌,痴人呓语不着边际也不是诗歌。故弄玄虚让人摸不找头脑更不是诗歌,诗歌固然是需要高雅,但也必须注意朴素。是诗歌只是一种表达形式,要表达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本身。所以对于有内容的诗歌,形式只是一种帮衬。对于空洞的诗歌,纵然有华丽的外表也只不过是金玉其外罢了。

    回复

佚名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see captcha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