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馆子·书·球

  正好一周没有写博客,又有朋友在QQ上问了。其实这几天不光没有写,甚至我都没有时间打开来看一下。忙。忙碌不堪。
  最近的半个月左右,我都在全力以赴完成一个精品课程制作平台软件的开发,以及一场面向全院300多名老师的培训会。这项工作在春节前就已经启动,但每每被其他工作打断。直到最近培训会越来越近,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我终于决定排除一切干扰来专心完成这件事。昨天下午培训会顺利结束,我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这个软件倾注了我不少的心血,为了完成它我甚至重拾了荒废多年的Delphi,整个过程都是在探索中完成。包括昨天的培训会,事前我甚至有些紧张,没想到当我真正坐到台上以后却感到自己分外平静,整个过程十分顺利,我的思路从未如此清晰。纵然最近两周以来为了这个软件几度通宵达旦,对家庭也疏于照顾,但这个结果令我欣慰。
  前几天,一个多日不见的朋友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你的脸色有点黄,是不是最近很忙?昨天早上到办公室,同事也说是不是没睡好,都有黑眼圈了。看来这段时间的忙碌还是有证据的。不过我自己倒没有感觉自己身体有什么改变,也许是这个软件的开发对自己也有一些挑战的缘故,我在这个过程中劲头十足。大概是精神的亢奋弥补了身体的劳累,总之我最近很健康。就连以前一旦忙起来最容易犯的口腔溃疡,这次也没有犯。我不认为我的身体比以前有什么提高,这段时间的健康多半是精神的作用了。
  昨天晚上我执意要下馆子吃饭,而且执意独自喝了一瓶啤酒。LP说下馆子总要想一个理由,我说为了软件开发完成,为了培训会顺利举行,为了明天周末不用加班,为了后天的三八妇女节。这么多的理由对于一顿48元钱的饭来说应该是足够充分了。但是对于我自己,对于我自己的内心而言,这些理由可能都不是。三盘小菜一瓶啤酒并不能抵消多日来的疲惫,但对于自己的心情,是一种难以描述的收拾。当阶段性的忙碌告一段落,是需要以某种形式来收拾一下在忙碌的过程中散落的心情。
  最近我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3月4日晚上我在新玛特买了一摞书。我很久没有买书了,可能有五六年甚至更久了。上学的时候很少买书,是因为没有钱买。毕业之后没有买书,则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时间看书。最后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我对一般的书根本没有兴趣。我真正为书着迷是在高中的时候和大学的初期,自从我发现我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活而不是做梦之后,我就很少看书。3月4日晚上本来要去新玛特往公交卡里充值,但充值的地方却暂停营业了。于是顺便去看一下家电,为即将到来的装修做准备。无意间却转到了三楼的书店。首先吸引我的是一本夹杂在一大堆流行小说中的红色封面的《道德情操论》。我想起前段时间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提到这本书,于是忍不住驻足翻看。同行的朋友K君看出我对这本书有兴趣,便执意要买下赠我,执拗不过,只好笑纳了。同时我惊讶的发现很多国学经典都便宜的很,一本600页的《史记全本》竟然只卖不到30元,一本近500页的《春秋左氏传》卖24元,《庄子》、《战国策》竟然只卖6元,惊讶之下实在按捺不住,照单全收,可谓收获颇丰。一本《史记》能读两千多年,也不过是两盘鱼香肉丝的价钱,还是很合算的。
  自从买了这一摞书,我晚上在家里终于可以脱离网络而活着。原来我以为自己离不开电脑,但是有了这些书,如果不是工作的逼迫,我都忘记了要开电脑。LP说你别光自己看,正好来个胎教吧。于是每晚LP睡觉前我都要为他们娘俩读上一两篇,边读边解释。LP的水平超出我的想象,她时常打断我说:这句不用解释,我能听懂。我忽然想起她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比我多考7分,虽然这是3年中唯一的一次。这样的胎教往往是我读着读着,她就渐渐睡着了,而我还可以继续往下看。其实我一直不太相信什么胎教,又是所谓科学家们鼓捣出来的名堂。即使这个胎教真的有什么效果,我也不相信我的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能说文言文,抑或背诵一段“太史公曰”?不过我喜欢这个读书活动。不是为了这个孩子,可能是喜欢这个氛围。我发现很多年没有读书的我,现在忽然对书重新饥渴起来,大概是这些年在这方面高度的营养不良已经到了极限,是时候进行一下补充了。

  今天是周六。最近数月以来我已经失去了周末的概念。昨天下午下班的时候我还忍不住问:明天加班吗?似乎不相信周末竟然可以不上班。当得到确定的答复后,我竟然激动不已。今天早上正好又有一场比赛,而火箭队正好又赢了,而且赢得惊心动魄,我的手都拍红了。很多朋友对我喜欢看球感到惊讶,也许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不太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自从姚明加入NBA以来我开始慢慢看上了篮球,虽然我对篮球基本不懂,看了四五年也还是看个热闹而已,但只要当我投入其中,就可以收获难得的激情和一些其他东西。有时候我感觉篮球场是一个舞台,一场比赛就像人生中的一场战役。不同个性的球员就像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自己也是场上的一份子。我从这里面能看到对抗、坚持、信心、信任、合作、勇气和力量。有时还有温情脉脉。它有时可以让我暂时忘记烦恼而只在乎这一场比赛的输赢。我在这里学会了接受失败,但不是服输。我从中体会到关于成败、得失方面的意味。当然最难得的是哪怕我仅仅把观看比赛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它也足以让我在周末的上午痛快地呐喊、激动地拍巴掌,好好放松一下自己。也许正如NBA的口号一样:I love this game。

  近况,似乎也就这些了。

2009年3月7日午后

忙·馆子·书·球》上有2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see captcha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