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之前,就知道所住的宾馆离寒山寺不远。我从未信佛,所以对寺庙也没有太多感觉。况且现在凡是有点名气的寺院,都和商业挂钩,有些甚至弄得乌烟瘴气,即使去了,也让人难有佛门净土之感。不过这次所住的福马大酒店,距离寒山寺只有一两公里的路程。在时间紧凑,无法游览别处的情况下,还是很想去看一下的。
寒山寺是名寺。那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可谓千古佳句,小时候就耳熟能详。况且后来还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涛声依旧》,也曾红极一时,里面也唱了这几句。总得说来,这个地方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颇能让人产生感慨的地方。小时候在吟诵这诗句的时候,什么姑苏什么寺庙,什么钟声什么客船,对我来说都那么虚无缥缈终。现在终于来到姑苏,如果不去看一下,反倒有些遗憾。
去的时候,天空阴沉沉的,刚下了点毛毛雨。到了寺外,很多导游上来揽客。这也是苏州的一个特色,起码在我去过的地方中,这是头一个到处都有“散”导游的地方。这倒并没有让我感到反感,反而让我感觉这个地方的旅游市场很成熟,从业人员很多,产业很大。而且这些导游都非常便宜,他们(其实大部分都是女导游,也许应该用“她们”)大都不收费,但要求你通过他购买门票。我想他们一定是靠吃门票回扣来赚钱。我同样对此并不反感。因为他们既然付出劳动就一定要有回报的,况且他们并不直接从我这里收钱,我也不需要额外支出。寒山寺的门票是20元,即使全部被导游赚去,也不过是20元而已。他们要为此付出一个小时的劳动,不厌其烦地介绍每个景点的来历和传说,赚的也是辛苦钱。对我而言,我也完全不在乎他们是否有导游证,不论景点介绍的怎样,起码有个带路的,况且往往还是长的不太难看的姑娘。有美女陪游,何乐而不为。
作为一座有将近1500年历史的古刹,寒山寺确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而且现在是冬季,正是旅游的淡季,这正合我意。游览古迹,我一向选择淡季,而且往往是独往。我一向十分抵制在所谓“黄金周”出游,因为“黄金周”是对于商家而言的。对于一个打算寻幽访胜的旅者,人山人海是非常恐怖的。外出旅行,探访名胜,本身就是为了放松身心,顺便感受一下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与文化,而不是去赶庙会。尤其是古迹,尤其是寺庙,更应该抵制喧嚣。这次来到寒山寺,游人寥寥,清净地很,所以整个游览的过程,还是宁静而从容的。我不打算长篇大论地来叙述当时的感受,因为很多感受都是在里微妙地发生的,语言不足以准确地概括。于是我选了一些照片发上来,现在流行一种“图片志”,用图片来叙事,也是一种不错的形式。不过博客放到美国以后,访问的速度受到影响,发太多图片,可能会让网站打开很慢。
首先要说明下面的这些照片只是所有照片中很少的一部分。在选照片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考虑要展示寒山寺的全貌,或者有意循着一个什么时空线索来组织,只是挑选了几张我在里面还算端正的,仅仅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安排。另外,这个博客的相册栏目也久未更新,这次也终于可以弥补一下。
寺门(准确地说是寺门前的一堵墙)
喜欢这四个字,所以站在这里照了一张。不过表情过于严肃了。
在“枫桥”上
虬虬的古树与楼阁飞檐相映成趣
虽是冬季,寺内仍绿意盎然。
在普明宝塔二楼远眺
从未想过遁入空门,却摆出了这么一个动作。值得一提的是牌匾上的字:“法轮常转”。这让我想起法轮功——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2010.2.3晚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