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处事受孔子影响大,近日也读庄子和老子,发现其中也不乏善言。撷录一二,以娱身心。
老子《道德经》,语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
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水的柔性是怎样的呢?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水性善而能养万物;另一方面,水遇阻则强,所谓欺山莫欺水。所以老子说,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人应该居住于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水渊则藏,含而不露,人应该胸怀若谷,不自我炫耀;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人应该处世仁厚,无私奉献而不图回报;水虽不言,却避高趋洼,平衡高低,有着至诚不移的规律性,人应该守信用,言行一致,以诚信为本;水可以冲洗污垢,刷新世界,人应该清正廉洁,善于消除腐败;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内能外,能升能隐,做人做事,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观规律;水,冬雪夏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人做事应该审时度势,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