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话

这个题目很土,也很简单。但这是必须的一个仪式。
2015年已经过去,而且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这一年,我积攒了很多对这个世界的话,但没有说出口。
我以前不觉得,但现在觉得,有时候,必须少说话。
虽然可能没有人关心你说什么话,没人关心你是否说话,没人关心你说不说话。
但,我觉得此刻,我要说话,不论是否有听众。哪怕说给自己听。
这个题目本来应该叫“再见,2016”,这是从2006年开始的一个仪式,第11个仪式。但我改了名字。从今年开始。
很容易发现,今年的我的风格变了,段落短了,不像以前那样长篇大论,试图在澄清或证明什么。
我无需证明什么。也没有人需要我去证明什么。以前我竭力想证明的什么,只是一厢情愿。
2015年,对我个人而言,也许,是这一生中最特别的一年。不是也许,那简直是一定的。
2015年,我在北京度过。只有最后的14天,我回到日照。
北京的气场,我似乎,自以为,已然有所了解。虽然未必准确。我曾说,这是一次补课,毕业10年以来的亟需的一次补课。果不其然,这个课,我上得很认真,也很有收获。
我扪着胸口问自己,这一年,你当真了吗?尽力了吗?对得起自己和为自己创造这个机会——甚至说,赐予自己这个机会的人了吗?
可喜的是,我得到的答案是,我觉得我对得起。
不论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人,是否同意上述说法,我都固执地相信自己,我对得起。
我领略了国家部委的工作状态。这是一生中多么难得的财富。无论这种收获是否有一种显式的表现,自己的收获,是明明白白的。而且,这是最大的收获。如果所有事情必须有一个说法才能算成功,我不同意。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就是成功。无可否定的成功——况且,这种显式的表现未必在第一时间发生——而且往往不是在第一时间发生——这是必须明白的一点——否则就是天真——可笑的天真——我已经过了天真的年龄了吧,这一段的破折号太多,反映了我目前思维的不清醒。这也难怪。酒后肯定不如平时清醒。
我可以告诉我的孩子,我在那个地方工作过。有照片为证。哪怕没有照片,也无可否定。那是事实。
这一年的最大收获在于,让我更明白自己。明白自己是多么难得一件事情。而且这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你以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时候,是因为你的经历还不够——经历越多,你越能明白自己,可能还会否定之前的自己——否定之前的自己?仿佛是自我矛盾吧。一个人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想法吗?以前我也这样认为,现在我发现,当我们的想法固定了,人生就固定了。
说到这里,必须感谢他们了。谁呢?在北京给我以温暖和支持的人们。DK,JP,ZW,HYM,BW,AG,YJ,JS,SYJ……绝对不止这些,只是他们最直接。也许我不方便说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分明存在过。就像我说的“生命中的那些过客”,他们分明的,清晰地,明明白白的存在过。不论是否这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事后想来只是匆匆而过仿佛梦境的阶段——但那不是梦,分明而真切的存在过。有记忆为证。
我必须对很多人和事保有足够的敬意——这不是因为我更势利了,而是我更清醒了。
2015,我对着这个年份思绪万千。对于一个不热衷于赞扬的人来说,一声叹息已经是最深情的表达。叹息说明这一年的重要,以及对自己想法的反思。我犯了一些错误,天大的错误。有个人让我很难受,曾近乎崩溃——虽然在这个事情上我扪心无愧,但这个社会从来不怜悯扪心无愧的人——他让我难受,但终究克制了自己,宁愿相信自己的错误更大一些,来让自己有所平衡。我不必说出这个人,以及这件事——这件事的教训也许比损失更重要——他让我更相信一句话“不经打击老天真”。打击越重,天真越少。天真本来不是缺点,但人到了一定年龄如果还天真,那也许真的,在当下来说,就是缺点了吧——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现实已经做了终极审判。
得失从来都是辩证的。失去的很多,必然也有得到。不论是否算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但起码这种想法,能让自己处于平衡。
也许我想得太多了吧?我承认自己就是这么一个局限的人。我并非不想突破自我,让自己更洒脱,但目前,修炼还不够。
一个33岁——马上34岁人人,我不知道怎么做让自己更成熟。但而立之年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也不远了。现在这么多矛盾的想法,难道不是不成熟的表现?这一点我承认。我天真了太多年,是时候得到教训了。
过去10年的惯例,一年的总结要包含几个方面。个人,工作,家庭,孩子,亲朋。今年的总结,似乎非常复杂而又乱糟糟。我确定这是11年来最长的一次关于个人的剖析——难道我已经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所以才会有这些想法,比过去10年都乱糟糟的想法?也许吧。这个阶段总要过去吧。
个人,一如既往。工作,按部就班。家庭,美满依旧——我必须赞美我的女人——我知道有一天我会以一种特别隆重的形式来赞美她——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家庭的另一面是——老娘病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催促我必须尽快成熟的原因之一。我已经到了必须承担整个家庭责任的时候——不论自己是否感到已经做好准备——都必须的,无条件的,马上进入角色。孩子,这是多么温馨的一个词汇。她上小学了,一个学期里只因为发烧请了半天假。她的成绩目前一般,我完全不着急。感觉得她比我强多了。在我们同龄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玩泥巴的顽童。而她似乎已经善解人意。她的学习我从不担心,我遵循一种顺其自然的育儿观,也许这是错的,但证明这是错的需要用她的一生,现在还不能定论。将来的一天她会看到这些,不论她是否认同,这都是我的态度。她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像我那无拘无束的童年一样。那样能让她的人生更完整。
2014年11月,我告诫自己,2015年应该是我倾诉更多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最特殊而且时间最充分。我很遗憾我高估了自己。我不是没有话说,2015年我更多的用了微信而不是这种长篇大论的博客。也许有一天我会想办法把这一年的所有微信分享到这里来,以证明自己这一年并没有偷懒。但目前为止,这一年,这个博客冷清异常。我本可以把它做得更好,但我没有做到。
必须感谢。这一年,给我以支持、鼓励、帮助和感动的人们。他们很多,有领导,有同事,有朋友,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这样的长篇大论,以后会越来越少。我觉得这很遗憾,但我觉得这应该是必然的。
因为,我不是以前的我了。

2016年1月29日凌晨,农历腊月二十 于家中

从前的我

心里的呼唤 总在徘徊
风中的云彩 它向我走来
远处那个人 还在等待
熟悉的声音 已不在

你说你要离开
明天还会回来
曾经忘不掉的
如今是否还记得来
转身不算告别
分离却分不开
若是遇见从前的我
请带他回来

星月那么亮 风多自在
梦里的草原 誓言如花开
唱完这首歌 谁先醒来
说好不分开 何必未来

你说你要离开
明天还会回来
曾经忘不掉的
如今你是否还记得来
转身不算告别
分离却分不开
飞越思念时空之海
你还在不在

你说你要离开
曾经忘不掉的
如今你是否还记得来
转身不算告别
分离却分不开
若是遇见从前的我
请带他回来

———————-
作词:田晓鹏
作曲:黄英华
演唱:陈洁仪

悖论

书上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纯粹是骗人的
我每晚念着你的名字入睡
却还是梦不到你

但是
如果梦真的可以被控制
那她会不会
立即变得像这生活一样无聊?

2015.10.14夜

所谓写诗

我知道
对很多人来说
写诗是很傻X的行为
这也难怪
写诗本身就是
很傻X的行为
但是
我想说的是
聪明不难
傻X才难

我这一生
到目前为止
难言成败
但我截至目前的精力
只用在两个地方
一是她
二是诗

对于自己
我本没有任何要求
但对于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却有所要求
这要感谢别人
才有了现在的我

诗不曾给我回复
她也是
我感到一种失败
也许没有回复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但我还是梦想着
奢望着
期冀着
煎熬着
等待着
你们给我一点点回复
也许这对你们举手之劳
对我来说
却是一切

2015.8.22晚于京华

京城夜雨寄乡

独居京城半年余,常叹孤寂。时有高朋三二,小酌不废。七月十九日夜,夜雨声声,所思者累。乃作怀乡。
————————————

夜雨霖铃芭蕉翠,京华须臾半岁。
三十功名有或没,何妨沉沉一醉。
浮生似可一追,梦里黄粱一会。
所念所爱所珍贵,问君区区可配?

“他好像一条狗啊”

  在大漠城楼上,落日之下,夕阳武士和转世紫霞拥吻在一起。紫霞看着茫然若失逐渐远去的齐天大圣,心中似有疑惑,问:
   “那个人样子好怪啊。”
  夕阳武士看了,玩世不恭的笑了笑,说: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条狗啊。”
  
  齐天大圣就这样落寂的扛着棍子走了,紫霞似乎有所发觉,这个才是刚才和她讲:“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我爱你!”的那个人,这个才是说过要爱她一万年的那个人。无奈,齐天大圣已经不是至尊宝,紫霞也不再是那个紫霞仙子。
   你喜欢斧头帮帮主至尊宝,还是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答案一定是至尊宝。至尊宝放荡不羁,无拘无绊,但敢爱敢恨,纯真可爱。
   那么你又仰慕谁?谁是英雄?
   其实从至尊宝到孙悟空的蜕变,正是反应了一个从男孩到男人的心路历程。这里正是让大家伤心的事情:至尊宝已经死了。

   “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和我唱这首歌的。”
  
   唐僧又是谁?我们是不是想起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前辈。哪一个男孩子没有经历过他们的谆谆教导,又有哪一个人没有产生过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没有反抗。但是,当每一个人成熟起来后,成为了男人,都会由衷地感谢他们的教诲,或者后悔没有听他们的话。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
  
   紫霞仙子是那种令每一个男人倾心的女性,她对自己的意中人要求不高,仅此而已,但是试问,你能做到吗?至尊宝做到了吗?他做到了,不过代价却是……其实,紫霞仙子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她的要求就代表了女性对男人的要求。
   牛魔王又是谁?他代表了这世界上一种无形的力量,他夺走了紫霞,夺走了晶晶,也夺走了至尊宝的快乐。这种力量使至尊宝和他代表的男人们失去了往日的伊甸园,要想找回昔日的快乐,就必须战胜它。
   说到这里,先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我们发现了什么。随着牛魔王的出现,至尊宝再也不能享受往日无忧的时光。他要找回心爱的晶晶,也要夺回更加深爱的紫霞。他曾一度寄望于月光宝盒——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至尊宝避开同牛魔王而直接交锋而获得自己想要的。其实,每一个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幻想,但是,面对无情的现实,幻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直到最后的关头,至尊宝终于醒悟,靠月光宝盒不行,至尊宝更是没有那个本事,只有成为孙悟空,只有戴上那个金刚圈,他才有能力同牛魔王一较高下。
   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你想要得到吗?那么好吧,你先放弃吧。你必须做出选择:
  如果选择作至尊宝,那么快乐总是很短暂;选择作孙悟空,你就要忍受无尽的痛苦……这个世界的规则好象是牛魔王制定的,那么恶毒,在它面前,那段“一万年”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只能成为一个男孩子蜕变成男人的时候留在心底最深的伤痛。
   或许唐僧说话的方式从来就没有变过,只是在至尊宝醒悟的前后听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至尊宝是自觉自愿的醒悟吗?不,他并不愿意,但是他必须拯救紫霞,必须化解人间的恨,他别无选择。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
  
   虽然成为了齐天大圣,成了大英雄,但他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极度不满。片子的最后,齐天大圣将他心中残存的至尊宝的影子幻化作一位夕阳武士,在对现实世界彻底失望后,只能构造一个虚幻的想象来了却这桩心愿,并借武士的口说出:“他好象一条狗啊”,一种自嘲,表达了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活得好象是一条狗一样。唉,一个男人的悲怆和无奈。

————————-
很久没有转载过什么东西。关于《大话西游》我也曾想写过一点东西,但半途而废了。今天无意中从网上看到这篇,与很多深奥的长篇大论相比,这篇显得十分直白和简洁,但却又是十分新颖和细腻的解释。深有同感之余,不禁转了,权作收藏吧。转自网络,作者chaojiyuefei 。

致一种树

每当乘火车旅行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
铺满整齐绿毯的田野里
矗立着一棵孤独的树
没有父母兄弟
没有亲戚朋友
甚至没有邻居
不知道何时何人
又为何种下
相比于人多势众的森林
这孤零零的一棵
那样伟岸的、独特的
卓尔不群的
而又默然的存在
我总是有向他们致敬的冲动
而又说不出为什么

2015.4.17于火车上

四致阿兰

阿兰
我决定鼓起勇气给你写一封信
显然这应该是一封情书
我不确定这是否是最好的时机
但我感觉我已经按捺不住
就是因为已经按捺了这么多年
所以,一刻也不能再等
我不想把这些话
藏到我们都老去的时候

我仍没有勇气让你知道我是谁
就连我一直呼唤的你的名字
——阿兰,也只是一个毫无关联的代号
我不知道这事为何这么可怕
是否真正喜欢一个人时,才会这样
我注册了新的邮箱
起了一个完全和我无关的名字
给你写这封信
我很想知道你会怎样的反应
是喜事怒
是会毫不犹豫地拖进垃圾箱
还是会以一种怜悯之心
给我只言片语的安慰?
再或者
你会接受这份情意
停!——会有这样的可能么?
我已不敢往下想

信写得很快,很多,很用心
这个过程让人激动和兴奋
那种只有初恋才会有的感觉
此刻充满了我的心
我要歌颂你令人着魔的美
我要诉说我无限爱慕的心
我要把掩藏已久的宣言一吐为快!
但当最后一个句号落下
鼠标停在发送按钮上
我却忽然又害怕起来
我害怕知道答案
仿佛手指一抖
就会把自己赤裸裸的暴露在大街上
这会多么尬尴和难堪

我确定我还是不敢
我那自以为是的洒脱和果敢
在你面前只剩下怯懦和羞赧
你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让早已习惯冷静的我
如此凌乱不堪
阿兰
我只能继续以最最没有出息的方式
——暗恋
遥望着你
在未来我们可能偶遇的
每一个瞬间

2015年4月12日 于大木仓

再见,2014

  这个时候才来告别,有点晚了。就像我与老舅的告别迟到了一样。
  2015年都已经过完了两个月,此时与2014已然不是告别而是追忆了。但已经延续了8年的传统岂可轻易打破,趁着这一缕闲暇光阴,利利索索的完成了这个仪式吧。于是就有了这个博客诞生以来第九次年终总结。
  今年改一改形式吧。不再分那么多标题,就流水账一般的随心所欲的写下去吧。年龄越大,越觉得形式的无用。顺其自然多好。
  因为工作的变化,这一年自然地必须分成两段。来京之前的大半年,相比于过去的四五年来说,也是全新的。我回到了五年前离开的老部门,到了新的岗位上,开始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这种变化和调适是必要且及时的,它让我一度疲惫浮躁的心得到喘息和沉淀,让我又钻研技术,恶补知识,学着去做一些新事情,一度也曾很快乐。时间的宽裕,生活的安逸,一些久违多年的感觉又重新升起。我已置身一种新的生活。虽然看起来这生活平庸一些,但我却在里面有滋味的生活着。这段时间里我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完成了几个可以自以为得意的产品,不论是PHP还是delphi都精进不少。年初的时候甚至还因为国家教学成果奖而得了一个金光灿灿的奖牌,上面庄严的国徽让人仿佛产生了功成名就不枉此生的幻觉。虽然这个奖的主要工作是去年做的,但既然今年领到的,就记在今年的账上吧。
  来京是个转折。扪心自问我是愿意迎接这种变化的。如果三十岁之前我还没有考虑太多个人事业的问题,但三十岁之后当我感到青春渐远、时光飞逝,并扳着指头就快要数到四十的时候,禁不住一身冷汗地回望来路,问自己这“半辈子”都忙活了些什么。每当这时,那种相对安稳的生活,相对稳定的工作,相对幸福的小家,这些看似应该已经令人知足的东西,却已无法掩盖我事业上一事无成的冷汗。这种略带失败和羞耻的感觉让人不能安于现状,而应该继续有所奋斗,而且必须比过去懵懂而过的十年更加清醒和明确的去奋斗。也许我的骨子里还不是那么安分的人,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生性散漫随遇而安。像我这样的人必须依赖环境的强迫才能不断刺激自己,否则必然是浑噩一生。绕这么多,无非是说服自己,来京,就是这种激励之一。确实,日照那样一个地方我已呆了十一年,再不走出来看一看,人都有快要作废的感觉。过去的三个月,以及将来整个2015,我都要在北京度过,这是这些年来发生在我身上最重大的“变故”。北京的工作与日照完全不同。它引导人考虑更高层次的问题。在这里,我遇到很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人和事,有着全新的经验,我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的吸收着一切水分,不自觉的让自己更充实起来。这也让我数年来一直提起来就无话可说的所谓“工作”,终于有了这么一段深沉杂乱的表达。
  这一年对我的家庭同样重要。过去的一些年我常提起家庭的经济状况,我想今年大概是最后一次。过去的十年我们这个家庭成员付出的所有努力,在经济上的收获,到2014年底,正好与过去十年追逐着这个时代、直到完成一个家庭的基本要素的需求相抵消——这个表述有点复杂,简单点说就是到这个年底我们终于几乎不欠债、也没有积蓄了。于是2015就成了这个家庭的一个新的元年。我知道对很多成功人士来说,债务的多少与事业的大小成正比,但对一个小小普通家庭来说,自给自足、小富即安更来得安逸放心一些。这些年来无论如何风风雨雨,我这个家庭一直出奇的幸福。女人的温婉,女儿的懂事,亲友的互相温暖,让人找不到不幸福的理由。上半年一家游北京,下半年又游西南四省,日子越发有滋味。抛去经济这个层面不说,这是一个满分家庭。
  楚涵几乎是一个大孩子了。在我眼里她已经几乎渐趋一个完全独立的家庭成员,所以我已很少记录她的点滴变化。让我唯一感到亏欠的是我的来京给她带来的父爱缺口。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也是楚涵这个年龄,正是父亲在东营卖手艺的时间。我依稀还记得当年我扳着指头数日子,期盼父亲回来的情景。我记得我有一次正在蹲坑,听到父亲回来的消息激动过度跌到粪坑里,这成为母亲此后多年的谈资。而现在楚涵也正在做这样的事。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成家确实是一个沉甸甸的词,他让人戒掉任性而成熟起来。
  家人还好,父母健康。姐姐又添一个儿子,让我多了一个外甥,算是大喜。但老舅没了。我曾非常想为老舅单独写点什么,但我搜肠刮肚,记忆太不争气,我很难拼凑关于他的完整片段,也许以后再也无法拼凑起更完整的片段了。所以当此告别2014之际,也以寥寥数语告别老舅吧。
  老舅其实没多老,七十六岁,在堂屋的床板上躺了四天四夜,大年初二晚上七点死掉了。腊月二十九那天接到表姐的电话,让速去探望,便已知事情不妙。等赶到时,已经意识不清,目光僵直,呼之不应,只是从眼角流下半滴老泪。如此不吃不喝不言语的过了四天,便殁了。当一个人死了,人们就会想念他的好。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常在他家住,他常挑着一个柳筐,带着我穿过一条河,到山上去捉蝈蝈。他家数十年来变化不大,堂屋山墙上那个挂蝈蝈笼子的钉子都还在,就连院子的那棵山楂树也还是二十多年前那棵。北屋土墙上用树枝刻上的一个稚嫩笔体的“国”字还清晰的长在那里,这是舅舅的姓。我对他感到很亲,并不只因为这一点零散的儿时记忆,主要是是母亲经常的在我耳边说起舅舅当年对我的好,包括后来我艰难求学的时期并不富裕的他给我们这个家庭的帮助。他脾气不好,嗜酒,但干农活是个好手,年轻时代是个铁人,后来有一年给人家盖房子从架子上跌下来,腰摔坏了,劳动能力丧失大半,便以养羊、放羊为业。至今圈里还有十只白山羊趴在那里安静的咀嚼,只是它们的男主人永远回不来了。说到这里,今年却正好是羊年,也许是一种巧合吧。舅舅活着时候惧怕死后火化,但家人还是惧于高额罚款,而将他火化了。我之前没见过烧掉的人,以为会烧成面粉一样。但舅舅被烧成一堆散碎的白骨,白得发亮,就像墙上掉下的白腻子。骨头被分成五份,装进红色绸子里,重约两斤。抱回来,再一份一份打开,放进寿衣里,然后他就这么入土了。对着他的遗容遗骨,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听从父亲的劝告在去年夏天去看望他,这让我没有留下他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这篇原本辞旧迎新的日志因为最后的这一段而气氛有些沉重。罢了。每次经历这种阴阳两隔,就催人更加去思考活着的意义,更加催促自己珍惜当下。前几天父母还带我去探望了九十八岁的姑奶奶,去之前我还说,我要去她那里听一听我爷爷小时候的事,我一直对此很好奇。但到了那里,才发现老太太已经老态龙钟,见了人只能憨憨的一笑,连父亲都认不出了。我们每失去一个人,都会造成一些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也许到了我这个年龄,今后的一些年里,还要经常面对死亡,面对亲人的离去。自然的法则无法抗拒,只能在每个人所剩下的或多或少的有限时光里,互相珍惜,少留遗憾吧。

2015年2月26日 农历正月初八 于北京

有些事

总有些事
不做不甘心
做了又后悔
但终究还是做了
也许做了才是开始
或者做了就意味着结束
这种忐忑让人幸福又不安
我却没有主动权
这种感觉并不经常发生
所以当她发生时
我选择了不安

2015.2.7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