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不知不觉一个星期没写博客了,汗!~

这些日子杂事不少,一一记录吧。

21日上午,坐火车去泰安参加2006年GCT考试,到达泰安是下午一点半。找到王老师预先订好的宾馆,放好行李,然后出来吃饭。同行的M君以前来过泰安,因此还算识路,带我走街串巷找饭馆。吃过午饭之后去农大看考场。03年曾去过一次农大,不过印象已近很模糊。这次再去,全然没有故地重游的感觉,一切都很陌生。看过考场,便又徒步回返。路上买了点水果,算作下午的晚餐。回到宾馆之后又想起该去买只铅笔,于是又去了山科大校园里面找超市,找到超市买了些文具,又折回宾馆。然后便开始看书复习。晚上的时候想起来应该去买块电子表。因为手机不准带入考场,所以得买块表看时间,于是又和M君出了门,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一家超市,一人买了一块电子表。回到宾馆又是复习,看数学一直看到将近12点,这才睡觉。
睡惯了硬板床,躺在小席梦思上怎么也睡不着。或许是因为有精神压力,或者是因为离开了家,总之是别别扭扭熬过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的时候7点多了。赶紧洗刷,草草吃了一口饭,打车去农大。考试从8点半开始,到11点半结束。感觉前三门做得还可以,数学做得差些,但总算考过去了,心情放松了许多。中午和M君又找了一处小馆,喝了一点啤酒,吃了一顿饱饭。

下午进行专业课辅导,为了占个好位子,午觉也没睡,早早来到培训地点。一下午呼呼隆隆,辅导结束了。数据结构已经忘得差不多,C语言也已经很陌生。经过一下午辅导,又把尘封的一点记忆唤醒。晚上到山科大东门,找地方吃了饭,然后去等待面试。面试过程很简单,把几张表格填完回答过几个问题之后就结束了。回到宾馆身心俱乏,看了会电视就睡了。

23日上午全力复习,连写带抄忙活了一上午。中午继续去东门吃饭,找了一个“上一当”砂锅点,吃着不错!下午去考专业课。考试要比辅导正规得多,复习了大半天的基本没用上,连蒙带编,总算全部完成。从考场走出来,身上才如释重负。晚上和大学同学LST一起找了个地方吃火锅,回来之后又看电视到深夜,才睡下。

24日一早,收拾东西,退房,吃早饭,去火车站,回家。途中我买了两块泰山上的石头作为纪念。这次虽然没能去爬泰山,不过也得以站在泰山脚下遥望了一下,呵呵,也算不虚此行了。

24日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两点。本来想再去学校,但是实在疲惫不堪,于是干脆在家休息。本想晚上和LP做几个好菜,庆祝一下,不料电力出版社PJR先生因公出差来了日照。于是与同事T君商量一起请PJR先生吃饭。PJR先生欣然赴约。PJR先生想先去海边一观,看看日照的海,于是三人首先去了海边,溜达了片刻,便打车去“鲜糕楼”吃火锅。同去的还有LP以及同事WLF夫妇。一席饭吃得热热闹闹,酒足饭饱。在鲜糕楼前用PJR先生的手机留了影,这才分手道别。回到家里酒意上涌,头晕脑热,便早早睡了。

25日到今天,忙活工作上的事。这个学期的事情似乎特别多,没完没了。想喘口气都不行。公事、私事、家事,多如牛毛。工作上的事确实很难让人留下印象,虽然忙忙碌碌,却想不起来究竟忙过些什么事。三天又在外面喝两顿酒,再加上LP这两天加班,家里也不做饭了,吃饭也不舒坦,因此胃又有些反常。还是家里的饭香啊~!

这些天天气凉了,有点冷了。昨天晚上打电话回家,得知家里农活已经收拾完了。姐姐买了一台电机,冬天要接些裁缝活,做羽绒服。母亲的脚已经好利索了,父亲还在挖水沟。家里的小狗又长大了一些,两只猫还是那么懒和馋。院子里的山药叶子开始发黄,冬瓜也开始罢秧了。秋风又一次来到小院,一切都同以前一样。

回到2003

今天大学室友ZF君给我留言,说他的电脑上竟然存储了我上大学时的一些资料。共计100M之多。估计是当时怕电脑瘫痪而遴选打包传到他电脑上做备份的,后来忘记了。毕业后由于电脑失窃,大学时的资料全部丢失,今日竟然能重新找回一些数据,真让人喜出望外!立即用FTP传过来,迫不及待地解压缩,仔细翻看。那是2003年3月做的一次备份,电脑上的许多珍贵资料都保留完好,尤其是一些那时的照片,更是让仿佛我又回到了2003~ 贴出一些来,以供回味!

坐在李老师的笔记本前面,很认真地摆了个姿势,赵福祥给我照了这张照片。

在曲阜一中给老师们做计算机讲座。那里老师们在学习时的认真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概是M君,或者LJ,给我照了这张照片。

桌子看起来有点乱,不过一样都不能少。

到现在说给别人听的时候,还有人不相信,曲阜的饭为什么这么便宜呢?照相的人肯定是W君,他就坐在我对面。

离开曲阜,提前毕业。

这是我照过的最满意的照片之一。曾经拿它做过很长时间的电脑桌面。

我打牌爱咋呼,老毕爱算计,老大经常被闷……什么时候再来一把?

哎,看到它,想起那次让自己落泪的告别演出。

(本站照片未经声明者皆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瘫痪!瘫痪!瘫痪!

“瘫痪”这个词真够沉重,不过今天碰上了。

服务器集体瘫痪,原因不明。初步判断为软件故障,初步确定为新版本瑞星杀毒软件与server2003存在兼容性问题。不过尚未确定。

昨天下午开始,服务器陆续开始瘫痪,毁灭性瘫痪。今天装了整整一天,整好了两台,明天任务艰巨!

工作归工作,生活中当然也有趣事。连续三天喝酒吃肉,倒也乐在其中。前天晚上,与FYX君吃饭。很久没有坐在一起吃饭,这次因为域名续费的事,又坐在了一起。到了一个叫做“老刘炖鸡”的小馆,吃了一些家常菜,很有特色。到了昨天晚上,同事T君,M君来我家做客。和LP炒了若干小菜,吃得非常愉快,一提啤酒喝了个精光,一桌子菜也吃完了,无比愉快!

今天好友LYL君生日,同去赴宴,吃了一顿,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吃完饭回来,也已经8点半了,想起来好几天没有写博客了,睡觉前补上这么一小段吧~

乱七八糟的的事情太多,心绪很乱,写不出来其他的了,就这样吧。

搬家基本告一段落!

昨天开始搬家。
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却把我和LP累的筋疲力尽。昨天下午请了假,找了三轮车,把所有东西打包、搬下五楼、运输、搬上五楼、收拾。。。一系列劳动不仅大汗淋漓,而且筋疲力尽,到了晚上11点睡觉的时候,感觉迈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今天晚上又去把剩下的一点东西搬了过来,把卧室、厨房收拾了一下。已经有一点家的模样了~~ #taoqi# 虽然累得要命,但是很高兴!~

另外,几件小事:1、近期GCT临近,需要好好复习了。2、域名续费。3、网页设计等。

OK,先这样吧,不早了,睡觉了先。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仲秋节省亲归来

  仲秋节过去了,记记这几天的事吧。

  10月5日一早,和LP起床、收拾东西、吃早饭,然后去汽车站。以前都是在汽车西站坐车,这次才刚听说东站也有去沂南的车,于是这次改投相对较近的东站。汽车开出时是8点40分,辗转到家时,已经是中午11点半。姐姐知道我回来,已在村口公路边等候。回到家,母亲正要杀鸡,我看她的脚,已经基本康复了,不过还不能穿鞋,只能赤着脚,我问病情,母亲说已经无恙了,就等旧皮褪尽,即可完全康复。这才让我稍稍放心。

  我给姐姐和姐夫每人买了一部廉价手机,姐夫不太会用,说拼音打小就没学好,发个短信都拼不出来汉字。正把玩间,父亲回来了。父亲还是那么瘦,而且似乎比上次见他时更黑瘦了一些。我问他在哪干活,说在县城挖水沟呢。进屋坐定之后,先喝了一大缸子水,然后问我这些日子过得怎样。我说很好,很好。说话间母亲已经做好饭菜,我又亲自下锅炒了一盘蒜薹鱿鱼,便开始吃饭了。父亲说要喝点酒,我说好。于是他喝白酒,和我姐夫喝啤酒,姐姐和母亲喝茶水,饭间说起村里的家长理短,总之算是热热闹闹。

  下午的时候母亲又要包水饺。姐姐怕她脚不方便,不让她动手,她却不肯,还是赤着一只脚忙活了半天,一桌香喷喷的饺子就端上来了。萝卜肉的,我很喜欢。正吃着饺子,手机就响起来了,原来是高中的好哥们,Z君。也称郑胖子。现在已经自己做老板了,约我晚上出去一聚。当然不能推辞,于是吃了一盘水饺之后就赶紧出门,郑胖子已经打了车到村口,于是赶到酒店,ZLQ君带着女友以及LFY君和ZL君已经等候多时,添酒回灯,一番畅饮。席间不断说起往事,说到豪迈时相拥大笑,说到动情时无语凝噎。一席饭吃到晚上十点,众人家人都已催促,这才在圣贤居前依依作别,我打车回到家,已经是快十点半了。

  第二天一早,就是中秋节了。我和父亲去地里掰玉米。母亲也要去,不过我和父亲都反对,让她在家里好好养养伤。母亲给我找了身旧衣服换上,还把她的帽子给我戴上,怕晒着。临出门还嘱咐我掰玉米的要领,我说我会掰,你忘了我都掰了十来年呢。母亲这才想起来,说我都忘了你还掰过玉米呢。是啊,从上高中开始就基本告别了农活,算来也有9年了。9年来家里的田地在什么地方我都不知道,也难怪母亲已经忘记。

  出了门,父亲拉着板车走在前面,我推着独轮小铁车走在后面,我们一边谈话,一边往前走,走出村子,穿过一片片玉米地和稻田,来到了我们家的玉米地。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玉米长得很好,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把秸秆都压弯了。于是我掰玉米,父亲砍秸秆。我忽然觉得那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就是我,而那牢牢地扎根于泥土之中的秸秆就是父亲。他倾尽一生的劳动来哺育我,当我长大的时候,他的腰已经被压弯。他一生的价值就在于哺育了我,就像一棵玉米不管长得如何最终价值都是结出了一个成熟饱满的玉米棒子一样。而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赶紧离开那已经摇摇欲坠不堪重负的秸秆,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掰到一半的时候,母亲突然又出现在了地头,给我们送来了两瓶开水和几个苹果。我说你怎么来了?她说天太热,多个人还能掰得快些,要不然到中午就老热了。我说你的脚能行么?她说我穿着袜子,没事。然后就钻进玉米地。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劝她,于是我就狠劲地掰,心里想着:我只要多掰一个,母亲就能少掰一个……

  半亩地的玉米掰完的时候,玉米棒子整整装满了十九个尼龙袋。我和父亲往板车上背,背了十一袋,已经装不下了。父亲要送回家一趟。我说我回去送吧。父亲笑着说你没干过活,哪能拉得动。我说我试试。我上去咬咬牙拾起板车,却怎么也拉不动。父亲说还是我拉,你给我推着点。于是父亲拉起车,我在后面推着,沿着高低不平的田间小道,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走着走着,我的脑海中慢慢浮现出小时候的一副场景:父亲带着草帽,拉着板车,板车上载着收获的粮食和我们姐弟俩,母亲在后面推着车,行走在落日的余晖中……那地瓜、玉米、小麦的清香、父亲流满汗水的脸、母亲年轻的笑容和那天边火烧云,都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

  仲秋节的晚上,姐姐已经回了属于自己的家。只剩我们三口坐在一起吃饭。父亲说过节了,一定都要喝点酒。我也倒了一茶碗白酒,陪着父亲喝。父亲喝了一茶碗,还要喝,于是又喝了一茶碗,于是便醉了,话也多了起来。扯东扯西,手舞足蹈。看得出来他很高兴,心情很好。母亲说你有几年没在家过十五了?我算了算,说六年了。母亲说日子过得真快。我说是啊。母亲说你上大学的第一年,头一回没在家过十五,你爹想你,眼泪都流下来了。母亲是笑着说这话的,但我的心里却是酸酸的,甚至一想起来的时候,都是酸酸的。太多的感情都已无法用语言表达。“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团圆,这就是团圆的感觉。

  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父亲已经吃完饭了,工友来叫他出工了。母亲给他包上三个煎饼,两个鸡蛋,又包上了一点虾皮,这就是他的午餐。父亲知道今天我就要回日照,老想说点什么,却说不出来,只是屋里屋外的转,迟迟不肯出门。工友来叫了三次,他才推上自行车,带上铁锹,临出门时对母亲说了一句:把那月饼和苹果给他放上点,路上吃。

  九点多钟的时候,姐姐来了,LP也来了,母亲准备了饭菜,一起吃了一顿午饭。下午一点,我们动身,姐姐骑着车去送我们。母亲也穿上拖鞋送到胡同口。我回头说我们走了。母亲说这次一走得到年根回来吧。我说是啊,得到过年了。母亲就没有再说什么。走在路上我一直在想母亲那句话。“今我往矣,杨柳依依;将我来时,雨雪霏霏”。一去就是小半年,紧张的工作中半年似乎只是弹指之间,但在母亲那里,就是寂寞的等待。

  虽然一路几经颠簸,换了几次车才到达日照,但总算是平安到家了。这次短暂的省亲也算画上了句号。这是七年以来在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也见了许多老朋友,心情非常舒畅。想起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虽然和这两样事都不太相干,但那种和老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人生世事的无限惆怅似乎正合我现在的心意。不妨再念叨一次吧: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聂庆鹏 2006年10月7日于家中

明日启程,回老家过仲秋节~

从18岁离开家乡出去读大学,已经有六个年头没有在家过仲秋节了。在第七个年头上,终于凑到了假期,可以回家过一个团圆节,非常高兴。明天一早动身,博客也停写几天吧。

祝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团圆!晚上睡觉前画了一个小图,祝所有朋友仲秋愉快!

看电视

今天LP上班,我没事,就在家看电视,看了大半天,下午的时候到学校一趟,办了点事,晚上吃完饭又去老毛新家看了看,就这些.

这几天有一件事很闹心,让我无法安眠.放假前抓阄分了房子,我的2单元502住着五年制的一批单身女老师,她们不搬出来,我没法搬进去.29日晚第一次去催,她们说不知道此事.30日晚上再去催,说刚刚知道,但尚未收拾好,而且还有"关系户"什么乱七八糟的,总之言外之意一时半会不想搬…今天晚上又去,却一个人也不在.哎,难道是好事多磨? 我的耐心是快要到头了,十一假期过去,无论如何我是要搬过去了. 阿弥陀佛,上帝佛祖一块保佑吧,咱是个善良的人,希望别人也都是善良的人,别再难为咱了吧!

又是一天

今天无甚要事.

如往常一般起床/上班/上课/吃午饭/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在这样一如既往的单调重复过程中,有三件事情值得一记:一是今天中午吃饭时老许点的酱风蛸(音)十分美味,我吃了很多,很好吃,是为第一. 再一个是今天理了发.理发的人问我,多少天没理发了?我说大概有两个月了.他说平时工作很忙吧.我想了想,说,不忙,就是懒.他笑了.是为第二.最后一件是今天晚上网上遇到K君和他女朋友,聊了一些高中时的事,还有近况.是为第三.

还有一件事颇为挂怀.母亲烫了脚.据父亲说,母亲提开水时不慎绊了一交,把脚烫了.已经十余天不能下床.我很心疼,很着急,但也无助.十一假期快到了,我是必须要回去一趟了.家里的玉米熟了,该收了.母亲说她一时半会还不能下地,希望我能回去帮父亲收玉米.我想我是要回去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爱是一种信仰,把我带到你的身旁.
OK,SO MUCH FOR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