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24日,出差与LP一起去了一趟南京.没去过南京之前,对南京的了解非常有限,说起南京总想起一些与近代历史有关的词语,首先是"南京大屠杀",然后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南京长江大桥,再就是中山陵,再就是雨花台.此外那些年代久远的"金陵古都"或者"秦淮河"之类,只有在古诗词句里见过,在梦里都不曾梦到,很难有什么明显的印象了.
4月22日中午坐车启程,一路南下.春天的田野让人陶醉,成片成片的绿色,一望无际的麦田,确实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柏油路之间很难见到的风景.想起鲁迅在<少年闰土>中说的"头顶上四角的天空",现在终于冲破了屋檐,看到了广阔无际的天空,让人感到极大的放松.只是可惜这样的美景是躺在局促狭窄的卧铺车厢里欣赏,实在有些杀风景.让人更加产生要飞的冲动,挣脱这各种各样的拘束,如果能够以某一种速度,某一种角度,飞翔在这广阔的原野之上,将会是何等美丽的事情!~
汽车越往南走,风土越加不同.江苏的北面,和山东差异不大,等过了淮阴,才越来越有南方气息.当然江苏还算不得南方,和我去过的广西江西相比,还是地道的北方风情.一路停车休息了三次,到天色渐渐黑下来的时候,终于接近了南京城.大约晚上7点,汽车开上了南京长江大桥.如果不是看到桥头两侧有着鲜明的那个时代的特色的雕塑,我都没料到这就是长江大桥.小学课本里面学的南京长江大桥,似乎应该比我眼前见到的更壮观一些才对.此时天气阴沉,天也黑了,无法看清楚长江,透过车窗依稀看到辽阔的江面上漂荡着许多船,船上闪着灯光,这情景好象在哪里见过—对,就是那首诗,在那首诗里见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
汽车到达南京中央门车站,已经是晚上8点半.这比我预想的要晚的多.赶紧打车赶到旅店,南京大学南苑招待所,已经是将近9点,此时肚子已经很饿,安顿好行李,便出来吃饭.由于招待所正是南京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所在地,因此周围西餐厅和特色餐馆不少,但我要找的是南京小吃,要吃小吃,饭店是绝对不能去的.虽然东西南北都不知道,但我还是在一条隐蔽的小巷里找到了一个"川味麻辣烫"."川味"的自然不算南京的小吃,但比起我整天吃的大饼馒头煎饼,起码也是南方小吃吧~~要了一碗面条,榨了一大碗麻辣烫,和LP痛痛快快吃了一顿~~~
23日一早,去南京大学报告厅参加会议.南京大学离招待所还有一段距离,地方也不算小,而且四通八达,为了不走错方向,我偷偷跟在一队韩国留学生后面,他们往哪走,我就往哪走,终于通过一个"南京大学西北门",进入了南京大学.不出意料,象所有历史悠久的大学一样,南京大学的树又粗又高,枝繁叶茂.校园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打听了好几个路人,才终于在校园一角找到了开会的报告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