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不堪,久不看电影了,也久看不到有感触的电影了。今天周末,忙里偷闲,打开PPlive,本想看NBA直播,却没有我喜欢的球队比赛,于是随手点了电影《金鸡》来看。结果一口气看完了这部110分钟的电影。看完之后才感到,这部看似喜剧的电影,实则并不是仅仅搞笑那么简单。也更不像影片的名字那样庸俗。整部影片从头至尾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那种摘下了有色眼镜的——道德的、势利的、金钱的、地位的、身份的有色眼镜的,那种对生命和人性的韧性的礼赞的光辉——这种光辉在上至官员、贵人、学者和企业家下至地痞、流氓、抢劫犯和妓女身上都表现得那么耀眼!在赵良骏的镜头下,各种身份、各种阶层的人粉墨登场,在演绎着看似荒唐的喜剧的同时却带给人难以言状的感动。抛去影片拍摄时的时代背景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励志”意义不说,光是这种对小人物、对特殊群体的特殊关注,就值得肯定和赞许。
吴君如凭此影片在第四十届金马奖成功封后,曾志伟、刘德华、胡军、梁家辉、黄日华的表演也恰到好处。尤其是梁家辉饰演的教授和胡军饰演的叶子强以及黄日华饰演的富商,虽然都戏份不多,但让人印象深刻。吴君如自己也说,“演过《金鸡》,此生已无憾事。”。君如至此,实至名归。
有人将此片情色度定为3星,而且从情节看确实也有那么一点点三级片的味道。未成年的小孩和承受力一般的成年人以及比较纯洁和保守的女性还是不看为好。但若不是用这样写实的手法,这么彻底的揭露,这么毫无顾忌的对白,又如何能展现这一群体出如此真实的生活。以妓女为题材,以妓女生活为主线,来反映时代变迁下各阶层的众生相,已经是十分大胆。明知道这样的题材不可能在内地公映,但陈可辛和吴君如还是拍了这部片子。正是他们的坚持,才让我们有今天的感动。
很多人说这部影片是香港版的《阿甘正传》。《阿甘正传》已经看过很多年,情节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今天看《金鸡》到没有觉得有多熟悉。倒是《阿甘》中最后随风飘落的羽毛和《金鸡》中最后《一生何求》的插曲交相辉映,带给人细腻的感动。
大千世界中,我们就是那根飘动的羽毛,我们就是妓女阿金。唯一不同的是,在“道德”的有色眼镜下,我们从事着比阿金更“高尚”一点的职业。
是我们还有别的可卖
TO:波波娃
短短的一句话,很深刻,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