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散发弄扁舟

  明朝散发弄扁舟。这大概是所有的理想中最无奈、最寒酸的一个。哪怕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理想,真正想要做到,想要实现,却也十分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难以逾越自己的心。很多东西想获得很难,想真正放弃竟然也同样困难。
  人在旅途,忙碌的追寻中,有得失有悲欢。有首歌里说“放开这纷纷扰扰自由自在”。有时候真想放开,但是这又多么困难。夜深的时候,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常常有一种幻觉,看到有一只蚂蚁,在惊涛骇浪中牢牢地抓住一片树叶,随波涛翻滚,不论这蚂蚁如何努力,命运都不由自己。随时都可能是最后一刻,随时有可能是末日。这样的坚持,虽然无比坚强,但意义寥寥。
  最近的好几年,每当脑子有闲暇的时候,或者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什么都不要想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同一个画面:一张挽成满月的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蓄势待发,然后突然发射出去。就是这个瞬间,反复的出现。那锋利的箭头闪着寒光,闪电般发射出去,我可以看到它向着前方一直飞驰,却没有一次看到终点。不知道它最终击中了什么,或者永远都没有击中目标——或者本身就是一次没有目标的发射,也许永远都不会击中什么,而只能随着力量的消耗逐渐放慢速度,最后跌落地上?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这一幕,只看到它强有力的发射的瞬间。有时候不是一张弓,是一把手枪。情景大体类似,扣动扳机,子弹突破枪口,却不知道奔向了哪个目标。
  我对我的这个幻觉——如果可以算幻觉的话,一直非常迷惑。我不知道这是否代表某一种暗示,一种心灵底层对自己的暗示。只是我一直无法参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也许在李白看来,散发弄扁舟是一条不错的退路。但是发可散舟可弄,心何以安?更何况太白的心胸与魄力又怎是凡夫俗子可比。作为在复杂的现代文明体系笼罩下的一个人,如何能简简单单拂袖而去。相比之下,也许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的“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的精神更实用一些。所谓安乐国,一定是存在于心里,或者只能存在于心里的。只要坚持正气,哪怕身陷沮洳,仍然安乐自在。
  五一这两天本来完全是放松的时间,本不想也不该想起沉重的话题。哪怕是在打开电脑开始书写这篇日志之前,都还不确定要写什么话题。鼠标光标在闪烁,手在键盘上游荡,最后敲出了李白这句话,于是便做了标题。心灵从来就不会自我掩饰,只要是心里在想,哪怕刻意回避,也会流露出来。所以也就姑且写下来了。
  不知所言。

2008年5月2日夜于家中

明朝散发弄扁舟》上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see captcha here!